林则徐从新疆返乡途中,专门会见一位书生,28年后书生收复新疆吗?

如题所述

1839年,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的气焰,但也由此受到朝中投降派大臣的攻击与诬陷,尤其第一次鸦片战争失利后,林则徐被道光帝当成引发战争的罪魁祸首,以“误国病民,办理不善”的罪名被革职,流放到遥远的边陲——新疆伊犁。

林则徐

但到了伊犁的林则徐,丝毫没有消沉,很快投身到当地建设中,在伊犁率领群众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安置居民。林则徐率人开垦荒地数万亩,安置汉族与少数民族居民千余户,捐资并亲自设计督修的阿齐乌苏大渠,长400余里,经过护砌整修,灌溉面积近百万亩,至今还在造福伊犁各族人民,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之为“林公渠”。林则徐不仅大力发展民生,还积极投身于新疆的边防建设。在《送伊犁领军开子捷》诗中写道:“静以绥中原,动以御外侮。”指出伊犁将军的职责——居安思危,严防沙俄的侵略。林则徐告诫众人:“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认为沙俄将成为中国的边防大患。

1849年,已经65岁的林则徐身染重病,告老还乡。1850年初,在路过湘江时,林则徐指名要会见当地一位书生,他便是左宗棠,当时的左宗棠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均名落孙山,不过是一介白丁,没有任何官职,但同乡胡林翼等人对他非常赏识,一再举荐。林则徐慧眼如炬,一眼看出左宗棠有经天纬地之才,今后的满清朝堂,还需要此人力挽狂澜。林则徐命人将左宗棠请到自己的船上,两人彻夜长谈,谈起朝廷吏治,感叹腐败难治,黄河水患,民生多艰,甚至从《海国图志》谈起西方技术,左宗棠的才学和抱负让林则徐感叹名不虚传。两人谈得最多的还是西北边防,说起野心勃勃的沙皇俄国,林则徐将自己多年来在新疆绘制的地图、收集的资料,全部传授给左宗棠,并且说道:“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

雕塑《湘江夜话》

1850年秋,在广东的林则徐病势沉重,去世前林则徐在遗疏中向道光皇帝特别举荐左宗棠,称其为绝世奇才。在长沙的左宗棠听到噩耗,深感失去恩师与益友,痛哭流涕,撰写一副挽联:


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泽在

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颓


这幅挽联既肯定了林则徐的巨大功绩,又对林则徐的遭遇愤懑不平,痛惜与遗憾之情溢于言表。

左宗棠

二十多年后的1870年,沙俄侵占伊犁,扶植阿古柏,建立割据政权,企图一举吞并新疆。此时的左宗棠面对朝中某些大臣提出的“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的说法,据理力争,认为放弃新疆,则蒙古也难保,到时候沙俄兵锋南下,直指北京城,后果不堪设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