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的全诗。

如题所述

全诗: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出处:宋·苏轼《赠刘景文》

诗歌赏析

由于苏轼曾以诗得罪,而当时文网依然存在,他只好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用诗歌抒发一些个人感慨。诗的前二句写初冬时节的两种景物: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先写荷花凋残,荷叶已尽。再写菊花零落,而枝干挺拨, “傲霜”两字揭示了菊花枝干耐寒的本性,也流露出诗人的赞赏之情。

两种景物互相映衬、对照: 一是既已凋谢, 则荡然无存; 一是虽已衰残, 而风骨仍在。诗人的褒贬之意是显而易见的。这两句妙在写景中有寄托, 借花写人, 写出两种不同的人格。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 但从不消极悲观。此时虽不是身处逆境, 却也不很得意。这里是否以 “傲霜”的菊枝自喻,表现出一种倔强的性格?看来是值得我们玩味的。第二句是古典诗歌中有名的警句, 经常被人引用, 并不是偶然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