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有效管理学校的原则和方法

如题所述

  导语: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管理者和组织者。一所学校办得好坏,校长是关键。因此,小学校长应当顺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有效地实施学校管理工作。

  中小学校长有效管理学校的原则和方法

   一、中小学校长有效性管理原则

  主体性原则

  坚持以中小学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班子是实施有效管理的执行主体,而全体教职工也是学校实施有效管理的接受主体,因此中小学校长的有效管理必须充分考虑调动学校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的诸方面因素。

  民主性原则

  挥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实施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是学校管理最为有效的途径,同时有利于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

  专业性原则

  “一所好学校,就有一位好校长”。要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首要任务就是要促进校长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倡导教育家办学,因此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和学校实施内涵办学,一定程度取决于校长较高的专业化水平。

  科学性原则

  实施中小学校长的有效管理策略,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它要求校长要有现代的科学的管理理念,学校要有一套能够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的科学管理制度,要有一套符合本学校实际的、体现学校校长办学思路的科学管理措施。

  二、中小学校长有效性管理路径

  (一)自我管理

  校长是学校的组织者、领导者,既要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更要挑起学校教育发展的重任。因此,一个优秀的、卓越的校长必须加强自我管理、自我修炼,笔者认为校长重点要修炼“六种心”:健康身心,修炼愉悦心;恪尽职守,修炼责任心;总结反思,修炼学习心;与时俱进,修炼创新心;心胸豁达,修炼平常心;放低身姿,修炼关爱心。修炼“六种心”,既彰显了校长自身人格魅力和校长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二)愿景管理

  “愿景”就是教职员工对学校发展的共同期待和愿望。没有共同的愿景,教职工必然缺乏自觉的行为和奉献的精神,最多只是被动的遵从,这必然会导致学校管理的低效。要建立共同的愿景,需要从以下两个途径来实施。

  一是学校教育发展定位。首先,要全面分析学校现状,把握学校基本情况。其次,充分论证,科学定位学校的发展目标。荣昌初中经过全校师生反复讨论,最终确立了办学理念,明确了奋斗目标和美好愿景。这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激发了全体师生员工奋斗的动力,有力的促进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二是拟定学校发展规划。作为校长一定要结合学校地域、学生等实际和全体教师共谋学校发展,制定学校的发展蓝图。荣昌初中在2009年,就制定并实施了《荣昌初级中学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从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举措等方面进行了细化,以此作为学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指导性作用。

  (三)质量管理

  一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首先,牢固树立质量核心观,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宗旨,以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统领教学。其次,规范办学,完善办学条件,化解大班额,开齐开足课程,针对学生特点开设好课外兴趣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第三,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重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构建高效课堂。第四,增强家校舍力,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维教育网络,关注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是实施队伍建设和名师培育战略

  校长必须注重行政班子和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不同层级的培训来提高班子的管理能力和教师群体的整体水平。荣昌初中根据《荣昌初中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荣昌初中名师培养方案》,狠抓师资培训和名师队伍建设,并与重庆文理学院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计划地开展了班主任、各学科教师序列培训,不断提高师资水平,打造名师队伍,奠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

  三是教学管理创新

  笔者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结合学校实际,开创性的制定并实施了“2+2两结合”教学常规管理模式。“2”指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双管齐下管理,“+2”指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常规评价和学生学习常规评价,“两结合”指把教师的教学工作常规评价目标与学生学习质量目标“双目标”同学校学年或三年教学质量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质量提高、能力提升、情感价值观三方面实施有效的综合考核评价,教师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学校既规范了教学常规的科管理,又促进了整体素质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

  四是打造特色教育

  荣昌初中以“奠定学生发展基石”为核心理念,坚持开展“三全教育”(全员教育、全面教育、全程教育),打造学校特色。通过对“潜能生”实施创新管理,对留守儿童的结对帮扶,以及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艺体教育、构建人文校园等,从而全方位地提高育人质量。

  五是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荣昌初中以“减负提质”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宗旨,建立了《荣昌初中考试学科教师教学质量考评办法》等包含5个方面的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把教师的常规教学与教学终结目标相结合,体现教师教学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以此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文化管理

  一是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管理贵在创新,管理依靠制度,制度贵在科学。校长要在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状况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创造性的制定岗位责任制各项管理制度,使管理规范有序。

  二是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学校要深入构建班级文化、走廊文化、室内文化等显性的物质文化,优化育人环境。

  三是学校理念文化建设。校长要以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风、教风、学风等为主要内容构建隐性的精神文化,达到以文化人的效果。

  四是学校道德文化建设。学校是道德文明的传播者,因此中小学有效性管理必须坚持“以德治校”“以德立校”,校长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无穷的人格魅力来管理学校,来影响师生,要以“师风师德建设”“学生德育教育”为抓手,积极营造浓厚的道德文化的氛围。

  (五)安全管理。安全是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因此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荣昌初中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共同组成的安全工作网络,创建了校保大队、校警、保卫干部、护校队、校园保安等“五位一体”的校安工程工作机制,形成了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构建了市级平安校园。

  (六)激励评价。根据马斯洛五层次需要论,通过激励营造良好的天时、地利、人和环境,提升校长的有效管理。荣昌初中建立了班主任工作考评机制、教师教学质量考评机制、管理人员工作考评机制、教职工年度考核机制、教职工绩效考评机制等,通过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待遇激励、情感激励、环境激励以及制度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并建立评价体系和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了校长管理的效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