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线谱上中央c为什么要在下加一线

请问为什么五线谱上表示小字组的do 要在下加一线呢?

因为音名只有七个,但在五线谱上出现的音可不只七个,所以C、D、E、F、G、A、B势必会重复使用,但低音的C和高音的C却不是同一个音,故依照国际规定,将大谱表中间那个C定名为C5,所以高音谱表下加一线的这个Do和低音谱表上加一线的Do其实是同一个音,称之为中央C。

高音五线谱上加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分别为la、do、mi、sol,下加copy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分别为do、la、fa、re。

低音五线谱上加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分别为do、mi、sol、xi,下加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分别为mi、do、la、fa。

五线谱的每百根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第1线、第2线、第3线、第4线、第5线和第1间、第2间、第3间、第4间。

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1线、上加第1间;下加第1线、下加第1间等,各代表1个音级。这些音级的固定高度根据所用的谱号来决定。

扩展资料:

等音

音高相同而意义和记法不同的音,叫做等音。等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而来的,因为只有在半音相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等音。除去♯G和♭A两个音级外,其他每个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都可能有两上等音,连它本来的共有三个。而♭A和♯G只有一个等音,连它本身共有两个。

连谱号

包括起线(连结数行五线谱的垂直线)和括线(连结数行五线谱的括弧)两个组成部分。括线分花的和直的两种。

花括线

为钢琴、风琴、手风琴、竖琴、扬琴、琵琶等乐器记谱使用。

直括线

为合奏、合唱、乐队记谱用。在总谱中用直括线来连接同为乐器,把它们分成完全的或不完全的乐器组。有时在直括线之外还加上辅助括线(花的或直的)来连接同种乐器。

在总谱中,独唱独奏声部如果只包括一两行五线谱的话,左边只画一条起线,而不加括线。

加线

为了标记过高或过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面或下面还要加上许多短线,这些短线叫做加线,在五线谱上面的叫上加线,下面的叫下加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26
中央c是在五线谱高音谱表的下加一线。至于为什么,则要从谱表标准音说起。
五线谱共有三种谱号,分别为高音谱号、中音谱号和低音谱号。之所以分为三种谱号,原因在于单一的谱表可记录的音域是有限的,在不临时加线时,一行五线谱只能记录11个乐音,加线虽然可获得更多的记音位置,但仍不能满足全部的记谱音域,如果过多地加线,不惟有碍谱面的美观,对于视谱、读谱也是极不方便的。

高音谱号又称为G谱号,不独因为谱号的形状象是一个花写的字母G,主要还是由于这个谱号,把谱表的标准音定为g音的缘故。所以高音谱号标注的五线谱谱表又称为“G谱表”。G谱表的标准音是g音,它在C音上方纯五度。在五线谱G谱表二线的位置上(G谱号的圆心位置)。由这个标准音向下数到第五个音,就是中央c音,而这个音的位置,恰在五线谱G谱表下加一线的位置上。
同理,低音谱号,又称为 f 谱号,则低音谱表又称为 f 谱表,是以C下方纯五度的 f 音作为标准音的,这个音在f谱表四线位置(谱号的两点中间),由这个位置向上数5个音就是中央c,它的位置在f谱表的上加一线。
将高音谱表和低音谱表的中央c'位置重叠,则这个位置恰位于两种谱表的中间,形成天然的界限。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当为那些音域极广的乐器(如钢琴、竖琴)记谱时,需要同时使用高音谱表和低音谱表,这时高低两个音区的记谱以中央c为界,相互间没有干扰,极大地方便了读谱。
中音谱号则以中央c为标准音,故又称C谱表。以谱号中上下两个反C交接处,放于三线位置,是中音谱表,表示该谱表的三线为中央c'的记谱位置;如谱号向上移动三度音,及反c交接处置于四线,则是次中音谱表。
第2个回答  2008-08-25
因为音名只有七个,但在五线谱上出现的音可不只七个,所以C、D、E、F、G、A、B势必会重复使用,但低音的C和高音的C却不是同一个音,故依照国际规定,将大谱表中间那个C定名为C5,所以您可以从这里知道,高音谱表下加一线的这个Do和低音谱表上加一线的Do其实是同一个音,我们称之为『中央C』,其它音高的正式音名则以C5为准,往上为D5、E5、F5、G5、A5、B5、C6、D6、E6……依此类推,往下为B4、A4、G4、F4、E4、D4、C4、B3、A3、G3…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8-25
规定啊。下家一线是do,第一线是mi,第二线是so。。。。
就像自然数为什么从1开始,规定拉规定。遵守就好。难不成还要找个大师证明一番。。
第4个回答  2008-08-27
规定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