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风的别称

春风是惠风,秋风是金风...那其他的,或者别的更道地的别称.

1、春风的别称:东风、和风。

(1)东风: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2)和风:温和的风,多指春风。如和风丽日、和风拂面。

2、夏风:南风、薰风。

(1)南风:从南向北刮的风。因南风比较温暖,多指夏季的风。宋代刘攽 《新晴》:“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译文:忽然一阵南风(夏天的风)把房门吹开,又掀起桌上的书页,这是他的老相识,来偷偷访问他了。

(2)薰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元代翁森《四时读书乐-夏》“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译文:读书的乐趣是无穷的,好比沐浴着煦暖的南风,用瑶琴来弹奏一曲。

3、秋风:西风、金风。

(1)西风:唐代李白《长干行》:“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

译文:八月西风吹起的时候,想你正从扬子江出发。

(2)金风:金风送爽。唐李白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诗:“当君相思夜,火落金风高。”

译文:每当你在月圆的夜晚思念我的时候,,那时火落星座已经偏移,正是秋风气爽的时候啊。

4、冬风:北风、朔风。

(1)北风:先秦佚名《诗·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译文:冬天的风寒冷猛吹到,大雪飞扬满天飘。

(2)朔风:清代袁枚《祭妹文》“朔风野大,阿兄归矣。”

译文:冬天的风在旷野里显得更猛,哥哥我回去了。

扩展资料: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这个方位词总是与“春”这个季节词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唐诗宋词中,“春风”总是被说成是“东风”,也把秋风称西风。

其实东风与春风,西风与秋风并无必然的联系。在别的国家未必东风是春风,西风是秋风。这是中国的特权。在中国,“东”和“西”这两个方位词总是可以替换“春”和“秋”这两个季节词,这是因为中国的季风气候使然。

中国是一个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季风是由海洋和陆地的气压差引起的。春夏来临,太阳很快地把大陆晒热,陆地上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上升,气压变低;大海由于热惰性的缘故,升温较慢,此时与大陆比,海洋上的气压高,因此海洋上的空气向大陆流动。秋冬之际,

这个过程正好相反。所谓季风就是指这样一年中方向有明显转变的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大范围的空气流动。中国的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西面是亚洲内陆。因此春天季风从东面或东南来,秋天季风从西面或西南来,因此中国人把春风叫东风,把西风叫秋风。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人为何把“春风”叫《东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四季各吹什麼风:在中国大陆的季候风,春天吹东风,那麼夏、秋、冬各吹什麼风?又有哪些别称?若能举出前人诗文来说明,那就更棒了。列举下列资料,提供参考:
春 东风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夏 南风、薰风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秋 西风、金风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金风送爽。

冬 北风、朔风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朔风野大,阿兄归矣。」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04-27
同意一楼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