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气喘,宜用的方药是

如题所述

《伤寒杂病论》经方之首:桂枝汤,中医论证

桂枝汤组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灸)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以上剂量为汉制)

服已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热力,(借水谷之精气,温养中焦,不但易为酿汗,更可使外邪速去而不致重感。)温覆令一时许(即是避风助汗之意。),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复服,依前法;服后用被子温覆取汗。以遍体湿润为度。不可如水淋漓,恐汗出过多,不但病不能除,且容易重感风寒,此药必须早午晚连续服用,时间不可拉长。每服一次,必须检查病情有无变化,如果有口渴,或喜冷现象,可以马上把药停止,或配合石膏一类的寒性药品,以免误犯阳盛之戒。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汤为《伤寒论》之首方,也是《伤寒论》论述篇幅最多的方,弄清它的原理及加减变化,就等于弄懂了半部《伤寒论》。桂枝汤加减不仅能够治外感病、传染病,也能够治内伤杂病;不仅能够治急性病,也能够治慢性病。所以后人称"第一方"、"调理阴阳之圣方"。

中医之要就在于"阴阳平衡,气血畅通"八字。桂枝汤就充分体现这八个字。"辛甘化阳",桂枝、生姜是辛温的,甘草、大枣是甘的,桂枝、生姜配甘草、大枣,就能够化阳,补充人体的阳气。"苦甘化阴",芍药是苦的,甘草、大枣是甘的,芍药与甘草、大枣结合,就能化阴,补充人体的阴气。阴阳结合,就能做到阴阳协调、阴阳平衡。阴阳平衡,自能气血畅通。更何况桂枝、芍药、生姜等均有通的作用,甘草、大枣又能补气补血,故桂枝汤亦是促进气血畅通之要方。

1、 桂枝汤加减的确能治多病,但要对证。一是要对太阳中风证,二是寒证。

寒证,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鼻塞,咳嗽,喘息,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脘腹胀痛,肢冷神靡,呕吐,泄泻。

太阳中风证是指以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使卫强营弱所表现的证候。表现症状为恶风汗出,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脉浮缓。

2、桂枝汤的主要特点就是:调节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畅通。有补有通,以补为通。

3、桂枝汤能通阴和阳,调和营卫,发中有敛,以补为通,故凡属营卫不和,阴阳失调,需安内攘外之证,不限内伤外感,均可以此方出入,内调脾胃,外发腠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5
如果是老人,赶快去医院检查!
第2个回答  2020-10-05
抓紧去医院检查一下吧
第3个回答  2021-05-1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