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十条,怎么写?

如题所述

保护环境十条做法如下:

1、垃圾分类。

2、植树造林。

3、减少污水、废水排放。

4、减少废气排放。

5、不滥砍滥伐树木。



6、不乱丢垃圾。

7、不随地吐痰。

8、少用一次性用品。

9、节约用水、用电。

10、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



保护环境不仅限于上面十条,出门买菜时带环保袋或菜篮子,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尽量节省各种文具用品,如重复利用纸张。

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度,冬季不高于20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多走楼梯少乘电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16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为了营造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以下是保护环境的十条:
1.垃圾分类,让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利用和资源化。
2.节约能源,关掉灯、电扇等及时关闭电器设备,减少能源浪费。
3.尽可能多使用环保材料,如绿色食品畜产品、可降解塑料袋等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4.减少能耗,优化和改进生产流程、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5.环保出行,推广使用低排放、高效能的公共交通、非机动交通和汽车共享等方式,减缓交通压力和污染。
6.爱护自然,减少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7.倡导绿色生活,习惯使用环保产品、少用一次性用品、垃圾分类回收等,推动绿色生活的实现。
8.防止污染发生,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防止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废气的排放。
9.强化环保意识,通过媒体宣传、教育活动等方式,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教育的推广。
10.践行低碳生活,减少碳排放并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如推崇素食、使用太阳能、加入共享社群等,共同致力于环保。
以上十条是保护环境的常见方法和方式,我们应该将它们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共同构建和谐、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第2个回答  2022-02-17
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
整治城市扬尘。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
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
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
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
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
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八是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PM2.5治理
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
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有关部门协调联动,
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
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
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
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严控新增土壤污染。
加强污染源监管,做好土壤污染预防工作。
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加强目标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明确治理与修复主体,制定治理与修复规划,有序开展治理与修复
严控工矿污染,控制农业污染,减少生活污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5-24
1. 减少能源消耗:我们可以采取措施,如关闭灯、关闭非必要设备、使用高效能的设备和改善建筑的隔热性,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2. 减少废弃物:我们可以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节约水资源:尽量减少浪费水资源,他们可以从洗脸到车洗到植物灌溉。
4. 推广环保交通方式: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步行和骑行,减少汽车和摩托车的使用。
5. 增加绿化面积:多种植草坪、开发园林绿地和种植树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6. 减少化学品:尽可能减少使用化学品,如化妆品、清洁剂等。
7.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产生的量,可以通过减少能源消耗或改变生活方式减少二氧化碳产生。
8. 关注环境健康:提醒人们不要乱丢废弃物和污染物,如果发现环境污染问题,应该及时举报。
9. 更多清洁能源:逐渐转向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的比重。
10. 参与环保行动:消费者可以选择使用环保商品,企业可以采用绿色生产方式,政府可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保护环境的责任应该由每个人承担。
第4个回答  2021-09-26
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
整治城市扬尘。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
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
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
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
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
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八是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PM2.5治理
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
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有关部门协调联动,
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
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
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
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严控新增土壤污染。
加强污染源监管,做好土壤污染预防工作。
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加强目标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明确治理与修复主体,制定治理与修复规划,有序开展治理与修复
严控工矿污染,控制农业污染,减少生活污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