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大思政课教研工作力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6-08
一、加强思政理论学习,全面提升师德修养
思政课教学是铸魂育人的工作,要让真正有信仰的人传递信仰。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政治教师队伍,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的关键。为适应新时代对思政课教师的新要求,我们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修养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国家省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的事迹,全面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涵养家国情怀,不忘教育初心。思政课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严于自律,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二、完善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学校思政教研组一直致力于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引导每一位教师上好思政课,让学生爱上思政课。
1.明确教学计划。
为使各项教学活动有目的按步骤进行,提升教学质量,我们努力做到计划在先,活动在后。每学期开始,各个备课组均在认真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教学计划,然后再由教研组根据市、校的工作计划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并加以认真落实,不让计划流于形式。
2.优化集中备课。
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每周集中备课时间,我们能坚持以老带新,一起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坚持三个“联系”,即联系时政、联系热点、联系学生思想,既备教材又备班级,既备教情又备学情,准确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切实走近学生实际生活,努力做到思维新、视野广、效果好。
3.不断改进教法。
在教学实践中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凡是学生能看懂的,少讲或不讲;凡是学生能说的由学生说;凡是学生能分析、概括的,不由教师代替。同时,教师也注重发挥主导作用,在课堂上精讲,注重“四讲”——讲重点、讲疑点、讲盲点、讲热点。对于重要知识点,教师做到有温度、有亲和力地讲。
4.抓好听评课活动。
每周教研组内的研究课都提前谋划,确定授课教师、课题、地点。在教研活动时,我们要求不要简单地进行评课,而是采取规范的程序。首先,由上课教师用3~5分钟来说课,谈谈自己的教学构思。然后,分别由每个备课组安排一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和一位年轻的教师代表发言,认真挖掘教学的闪光点,剖析不足之处,并且谈谈自己听课以后的感受和体会。通过教学研讨,全体教师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不断推动课堂教学改进,保障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5.规范命题评卷。
考试、测验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情况进行检测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信息反馈和改进、调整教学的重要依据。我们要求思政课试卷的命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坚持知识考查、能力考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机统一,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对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内容和意义的理解。试卷保持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突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每次考试,命题教师都十分重视,严格设置双向细目表,每次命题所覆盖的知识面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明确各知识点的能力要求,保证命题的客观与公正。
三、深入开展主题研讨,扎实推动教学改革
办好思政课,必须推动改革创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每学期,政治组都结合教育教学发展新形势及学校的工作确定教研组研讨的主题。近年来,我们的研究主题包括“让微课走进政治课堂”“聚焦课堂,立足有效”“同课异构,提升质量”“技术改变课堂”“议题式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等。
如“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怎样的课堂预设是有效的,怎样的双边互动是有效的,怎样的教学效果是有效的,这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摸索。要真正做到“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我们必须认真开展教研活动,不搞花架子,扎扎实实做事。所以,每周的备课活动先由备课组确定研讨的内容,指定专人准备,拿出具体的教学预案。再由备课组全体教师共同分析预案,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上课方式,使备课活动落到实处,真正为每一节思政课打下坚实基础。
四、扎实推进“青蓝工程”,以老带新更上一层楼
一个合格的教师,在课堂调控的把握,运用教材的能力等方面必须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要快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就要扎实开展“青蓝工程”,以老带新,加快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在思政教研组建设中,我们始终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强化对年轻教师业务的指导和帮助。师傅听徒弟的课每周不少于两节,指导教师可以随时走进徒弟的课堂,听课之后要及时写出听后感。教研活动中,我们有计划地安排老教师开设示范课,让青年教师观摩、学习。此外还经常寻找一些优课资源,全组共享,共同提高,通过青蓝结对,青年教师成长很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