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流行的的定情信物有哪些?

情人之间会互送礼物,以表达喜爱之情,那么,古代的情侣会送送什么样的定情礼物呢?

在古代,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女子对待感情意识是极为慎重内敛的,大多数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么当一个女子真正心仪一个男子,他要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意呢?这里就要提到了定情信物一说,其实在许多影视剧中都会出现许多定情信物,下面我来介绍几种。

第1种就是我们非常熟知的荷包。荷包这个东西在各大影视剧中都会频繁的出现,尤其是女子亲自缝制的荷包,那就更有寓意了。由于荷包是贴身之物,而且还带有香气,就像是女孩子的体香。是女子送给心仪男子的不二之选。

第2种定情信物是玉佩,不过这是比较有钱人家才能用得起的,毕竟一块玉佩,的确值不少钱。玉佩最好是两半,一半在女方这儿,一半在男方那儿。合在一起,则象征着团团圆圆,圆圆满满。同样有这种作用的还有玉簪,古时候的人在分离之时,还会把玉簪分成两半。是有那样一句诗吗?宝钗分,桃叶度,烟柳暗南浦。形容的就是这种现象。

最后一样定情信物就是手绢了,古代女子每个人都会随身带着一个贴身手绢。所以将手绢送给心仪的男子,是表明亲密关系的一个手段,同时赠送手绢非常的方便,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女主都会遗失手绢,而男主就会捡到手绢。手绢作为一个媒介连接了男主和女主使他们之前产生了爱情故事。


总之古代的定情信物还有很多,比如女子还会赠送男子她的耳环,戒指等等。只要有情谊在,任何东西都可以做一个定情信物,赠送给对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0

一、同心结

《诗源》里有一个故事,说文胄与邻妇姜氏相爱,文胄送姜氏一枚百炼水晶针作为信物,姜氏打开箱子,取出连理线,穿上双针,织同心结回赠文胄。将那丝丝缕缕的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同心结来赠与对方,绵绵思恋与万千情愫也都蕴含其中了,相对其他的信物,同心结有一份含蓄的深沉,因为它融入了恋人的巧思。

二、戒指

用戒指定情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 南朝刘敬叔《异苑》中记载沛郡人秦树在冢墓中与一女子婚合,临别时,“女泣曰:与君一睹,后面无期,以指环一双赠之,结置衣带,相送出门”,会面安可期, 见指环如见其人,指环之重跃然诗里。

《全唐诗.与李章武赠答诗》的题解中注释说,唐时,书生李章武与华州王氏子妇相爱,临别时王氏子妇赠李章武白玉指环,并赠诗道:“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

“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 后来李章武再去华州,王氏子妇早已忧思而死,指环只是空留怅惘。宋李昉《太平广记》里说后来李章武与王氏子妇的灵魂神会于王氏宅中,这应该是人们对爱情结局的美好愿望。

到了晚唐时,戒指渐渐由男女互赠变为只由男子赠与女子,这和今天中西戒指的赠馈方式是类似的。

三、手镯

手镯在古代有很多的称谓, “跳脱”就是其中一种,宋计有功所著《唐诗纪事》中有个故事,唐文宗有一天考问群臣:“古诗里有‘轻衫衬跳脱’句,你们有谁知道“跳脱”是什么东西?”大家都答不上来。文宗告诉他们:“跳脱即今之腕钏也。” 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见女子以手镯相赠恋人的情节。梁陶弘景在《真浩》中记述了仙女萼绿华曾赠羊权金和玉的跳脱。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中写书生吴生偶入仙境与一个紫衣仙女欢好,临别时,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钏送给吴生留念。

四、簪子

搔头是簪的别称,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宠爱李夫人,有一次取下李夫人的玉簪搔头,搔头之名由此而来。古时规定罪犯不许戴簪,就是后妃有过错也要退簪,因为簪还象征着尊严。周宣王的姜后有一段“退簪劝政”的佳话:说的是周宣王一度沉溺安逸,荒疏了国政,明晓大义的姜后为了规劝丈夫勤政,就退去了发簪和耳坠长跪于永巷,表示自己有罪,周宣王知道王后的心意后感到羞愧,于是开始励精图治,开创了周王室的中兴局面。

《鼓吹曲词.有所思》中写一个女子为远方的情人准备了一支玳瑁簪子,她用心地修饰这支簪子,加上双珠还觉不足,再加上玉饰,如此珍重,自是出于一往情深。却不料“闻君有他心”,于是她把那簪子 “拉杂催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何苦这样做呢?还是从心头难以割舍的那份情意吧。

五、香囊

香囊的历史由来已久, 古时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伟、荷包等等,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据《礼记.内则》:“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缨,以适父母舅姑。”就是说青年人去见父母长辈时要佩戴“衿缨”即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

《红楼梦》里林妹妹也曾给宝哥哥做过香囊,一针一线都凝结着她的情思。有一回写黛玉误会宝玉把她送他的香囊送了人,赌气把正在做的另一个剪了,香囊却是宝玉贴身戴着,怎么会送人?当芳华不再、红雨落尽的时候,见香囊犹见伊人,却只怕宝玉已是不忍再看了。 “成泥做土香如故,却为谁?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扩展资料

定情信物包括:手链、戒指、如意、罗汉钱、红豆、凤钗、手帕、荷包等,或者是家中祖传的某种小物件、本人精心选购的某种纪念品等。不管信物为何、价值是否贵重,信物总会有一定来历或与自己有特殊的关系,其精神上的含义肯定是不能用物品是否值钱来衡量的。赠上了信物,犹如呈上了自己的心愿,表明自己将终身不移其志。

在中国古代,定亲是男女双方确定婚姻关系、仅次于正式结婚的社会性的重要礼仪。定亲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却常有用信物来定情的做法;迫于礼教和社会压力,交换定情信物一般都是男女双方私下进行,他人无从知晓。

一般地说,一方赠予信物,对方也应回赠。信物是一定要保管好的,更不能转送他人。信物丢失,预示着不忠。若是退回,则暗示情感破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定情信物 (汉语词语)

第2个回答  2019-07-12
古代的定情信物大多是贴身保管或使用的,或者有重大寓意的贵重植物,比如传家的玉佩丫、金银手镯、簪子、女性亲手做的香囊等等。
第3个回答  2019-07-10
古代人还是比较浪漫的,他们遇到心爱之人会互送礼物。古代有十大定情信物,分别是同心结,戒指,手镯,玉佩,发簪,缠臂金,耳环,钗,香囊,裙子。
第4个回答  2019-07-12
相思豆,相思红豆芳名远播,得益于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四言绝句《相思》;梳子,梳子代表相思,代表很想念很挂念对方,送梳子有私订终身、欲与她(他)白头偕老的意思;荷包香囊,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