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石灰吟,竹石,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如题所述

《马诗》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竹石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马诗》赏析

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而用比体,则显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而诗的一、二句中,以雪比喻沙,以钩比喻月,也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又是兴。

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

从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气呵成,以“何当”领起作设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之意,而且富有唱叹的意味;而“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词语搭配新奇,恰是“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所以字句的锻炼,也是此诗艺术表现上的成功因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7
《马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 《石灰吟》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的情操。 《竹石》借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2)这三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点,即看起来描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赞颂人的一种精神。 这三首古诗都是咏物诗,都突出了所咏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点。 《马诗》通过马表现贤才的雄心壮志及其怀才不遇的愤慨;《石灰吟》突出了石灰不怕击打、不怕烈火,甘愿粉骨碎身而把白白的粉末奉献给人们的特点;《竹石》突出了竹子扎根于岩缝之中坚韧不拔的特点。在表达方式上都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第2个回答  2020-04-03
《马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石灰吟》诗人以石灰做比喻,抒发了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
《竹石》这首诗借物喻人,通过咏颂竹子,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5-31
.《马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 《石灰吟》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的情操。 《竹石》借岩竹的坚韧顽强...
2.这三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点,即看起来描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赞颂人的一种精神。 这三首古诗都是咏物诗,都突出了所咏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点。 《马诗》通过马表现贤才的雄心壮志及其怀才不遇的愤慨;《石灰吟》突出了石灰不
第4个回答  2021-05-27
马诗: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石灰吟: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竹石: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