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刑后民法律原则,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类案件中

如题所述

“先刑后民”是法院在民事审判中的习惯性做法,并无法律规定必须“先刑后民”,只是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有:一案的审理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的,该案中止审理,待中止审理的原因消除之后再恢复审理(大意)。

目前最新的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20〕17号】第十条:“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与本案有牵连,但与本案不是同一法律关系的经济犯罪嫌疑线索、材料,应将犯罪嫌疑线索、材料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查处,经济纠纷案件继续审理”——划重点:不是先刑后民,而是“经济纠纷案件继续审理”。
如果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是同一个法律关系,比如:名为借贷,实为诈骗,我理解是适用先刑后民的;
如果不是同一个法律关系,比如房介有正规合同,替房东代管房屋出租,后房介收取租金后逃逸,则承租人与房东之间不是一个法律关系,不适用先刑后民。这里有两个法律关系即——a、房东与房介之间的委托关系(房东有权追究房介的民事或刑事责任);b、承租人(租客)和房东之间的房屋租赁关系。如遇承租人与房东之间的诉讼,该民事纠纷法院应该及时受理、依法审理。
那么具体到非法集资犯罪案件,非法集资的犯罪事实是涉及刑事犯罪的,应移送侦查机关;但如果还有另外的法律关系(比如有担保人),且担保人如果没有非法集资的故意,则我理解是可以对担保案件继续进行民事审理的,不必等刑事案件审结。
所以,经济担保,须慎之又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1
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不是同一法律关系。非法集资涉及刑事责任,而民间借贷纠纷仅是民事责任。
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一直以来纠缠不清,难以划分明确的法律界限。在民间借贷纠纷中,经常出现非法集资的情况,这种现象目前比较普遍。但是两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区别是:民间借贷只存在于正常的双方主体之间,用于经营生产或者其他用途,意图比较明确,同时对象比较特殊,一般在普通朋友、同事、亲戚之间发生。而非法集资体现了一种吸收和存储的功能,会破坏金融秩序。比如有一方吸收了公众的存款,按照高额利息存储后再对外进行借贷,赚取一定的利差,破坏了金融机构的秩序。
2010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曾出台《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意见》指出,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如果发现有非法集资的犯罪,应当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8月6日《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出台时,又对此问题进行了重申。这里即应用了“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