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昌的故事梗概

如题所述

崎岖的山路上,在山西要饭六年的谷文昌,听说老家有了共产党毅然地返回家乡。在家乡,谷文昌四处奔波,打听共产党的消息,终于找到了共产党员金延路。

在金延路的引导下,谷文昌被乡亲们选为农会主席。不久,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四八年,谷文昌报名参加了南下支队,被任命为长江支队三中队五小队队长。

河北武安集训中,他认识了教唱《国际歌》的女战士史英萍。

东山岛解放了,谷文昌和战友们踏上了东山的土地。渔霸林海潮纠集汪明图、尚家权等人在山洞内密谋策划,成立了“海潮暗杀团”,扬言:谁杀死区委书记谷文昌,赏五百大洋。

谷文昌经过一系列的调查,打掉了“海潮暗杀团”。

果断地镇压了一批海匪渔霸,赢得了民心。中秋,谷文昌到寡妇村黄阿婆家送月饼,又一次感受到“敌伪家属”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县委会上,谷文昌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要把“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谷文昌顶着风沙,走村串户了解民情。

老百姓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没有柴烧,没有水喝象一块巨石压在他心上。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东山的贫困面貌。

他殚精竭虑地带领干部群众挖水井,修水渠,建水库,积极组织生产自救。在湖塘村,谷文昌走访老村民,亲历常年肆虐的风沙灾害,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为了改变东山面貌,谷文昌跑到漳州地委申请资金,网罗人才,寻找技术,并亲自带领机关干部参加修建水库的义务劳动,同时,修建了东山县第一条公路。

为了植树,谷文昌带领测荒队测量荒山沙岗,走遍了东山岛412座山头,摸清了风沙的老底。

谷文昌指天发誓: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文革中,谷文昌被下放到宁化县劳动,他为改善村里的生产和社员的生活出了很多金点子。

金秋时节,红旗村水稻喜获丰收,村里人送给他一个外号叫“谷满仓”。

正当大坝即将合龙的紧要关头,暴风雨来了,山洪猛冲,库水猛涨,眼看大坝就要决口,时任隆陂水库工程总指挥的谷文昌带病冲上大坝,指挥抢险,终于保住了大坝使公路顺利建成。

谷文昌重访寡妇村,林月哭诉黄阿婆盼台湾的儿子回来和老猪老死的讲述,使他悲痛欲绝。

他含泪眺望台湾,默默祈望两岸的和平和亲人早日团聚。超重的工作和极度的身心疲劳使谷文昌感到吃东西下咽困难,经检查为癌症

一九八一年一月三十日,谷文昌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一个县委书记的真实写照,一个共产党人的感人故事。

扩展资料:

谷文昌的故事发生背景:

解放初期,东山县一年中刮六级以上大风的时间长达150多天,全岛19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仅为0.12%,解放前被风沙掩埋了11个村庄。

当地农民一年到头缺吃缺烧,不少人只得端着破碗讨饭。

面对生活贫困的群众,谷文昌下定决心,率领群众战胜风沙,根治旱涝,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在多次失败面前他发出誓言:如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

为了找到适宜沿海种植的树种,东山县委组成了由领导干部、林业技术员、老农三结合的实验小组。

谷文昌亲任组长。他们在飞沙滩上,“旬旬种树”,定时观察气候、湿度、风向、风力对新种木麻黄回青、成活的影响,终于摸清了规律,总结出了种植木麻黄的技术要点。

每逢雨天,各级干部率领群众在百里海滩上摆开造林战场,几年下来,177条每条宽50至100米、总长达194公里的林带,覆盖了东山大地。

战胜了危害东山人民的风沙,改变了东山旧貌,为今天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山岛风高浪急,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解放前的一次翻船事故十人死亡。1960年―1961年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筑起一条高16米、长600米的海堤,实现了自古以来东山人民“天堑变通途”的梦想。

国民党军队败退前夕,从海岛抓走4700多名青壮年去台湾当兵。谷文昌对他们的家属政治上不歧视,经济上予以照顾,受到全岛人民的拥护。

谷文昌经常深入基层田间,东山的山山水水闪动着他的身影,村村寨寨留下他的足迹,全县四五百名生产队长,他大多能叫出名字来。

干部找他汇报工作,群众找他反映问题,什么时候都不烦,三更半夜也不嫌;他常年穿着布鞋、中山装,深入农村,挽起袖筒植树。

卷起裤腿犁田,拿起钢钎打石头,群众想什么,就带领群众干什么,以实际行动体现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十年“文革”期间,谷文昌全家下放宁化县红旗大队劳动。他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实现亩产过千斤,群众称他为“谷满仓”。

随后县委又任命他为水库建设总指挥,他带领4000多名民工奋战一年,建成库容3000万立方米的隆陂水库,至今发挥着巨大效益。

1981年1月30日,谷文昌病逝于福建漳州,享年66岁。东山人民将他的骨灰埋葬在东山岛上,每逢敬宗祭祖的节日,“先祭谷公,后祭祖宗”,深切怀念这位为东山人民造福的共产党人。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日报-永恒的楷模——重读《谷文昌的故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崎岖的山路上,在山西要饭六年的谷文昌,听说老家有了共产党毅然地返回家乡。
在家乡,谷文昌四处奔波,打听共产党的消息,终于找到了共产党员金延路。在金延路的引导下,谷文昌被乡亲们选为农会主席。不久,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九四八年,谷文昌报名参加了南下支队,被任命为长江支队三中队五小队队长。河北武安集训中,他认识了教唱《国际歌》的女战士史英萍。
东山岛解放了,谷文昌和战友们踏上了东山的土地。
渔霸林海潮纠集汪明图、尚家权等人在山洞内密谋策划,成立了“海潮暗杀团”,扬言:谁杀死区委书记谷文昌,赏五百大洋。
谷文昌经过一系列的调查,打掉了“海潮暗杀团”。果断地镇压了一批海匪渔霸,赢得了民心。
中秋,谷文昌到寡妇村黄阿婆家送月饼,又一次感受到“敌伪家属”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县委会上,谷文昌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要把“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
谷文昌顶着风沙,走村串户了解民情。老百姓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没有柴烧,没有水喝象一块巨石压在他心上。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东山的贫困面貌。他殚精竭虑地带领干部群众挖水井,修水渠,建水库,积极组织生产自救。
在湖塘村,谷文昌走访老村民,亲历常年肆虐的风沙灾害,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为了改变东山面貌,谷文昌跑到漳州地委申请资金,网罗人才,寻找技术,并亲自带领机关干部参加修建水库的义务劳动,同时,修建了东山县第一条公路。
为了植树,谷文昌带领测荒队测量荒山沙岗,走遍了东山岛412座山头,摸清了风沙的老底。谷文昌指天发誓: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
文革中,谷文昌被下放到宁化县劳动,他为改善村里的生产和社员的生活出了很多金点子。金秋时节,红旗村水稻喜获丰收,村里人送给他一个外号叫“谷满仓”。
正当大坝即将合龙的紧要关头,暴风雨来了,山洪猛冲,库水猛涨,眼看大坝就要决口,时任隆陂水库工程总指挥的谷文昌带病冲上大坝,指挥抢险,终于保住了大坝使公路顺利建成。
谷文昌重访寡妇村,林月哭诉黄阿婆盼台湾的儿子回来和老猪老死的讲述,使他悲痛欲绝。他含泪眺望台湾,默默祈望两岸的和平和亲人早日团聚。
超重的工作和极度的身心疲劳使谷文昌感到吃东西下咽困难,经检查为癌症。
一九八一年一月三十日,谷文昌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
一个县委书记的真实写照,一个共产党人的感人故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7-02

       谷文昌同志系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1915年出生,1944年入党,曾在河南省林县任区长、区委书记。1950年5月随军南下,历任福建省东山县城关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1964年任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1972年后历任福建省龙溪地区行署林业局长、农办主任、副专员。1981年1月30日病逝。

  谷文昌同志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牢记党的宗旨,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心血和全部忠诚。特别是在东山县任职的14年间,他团结县委一班人、带领全县军民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经过艰苦努力,成功治理了风沙灾害,绿化了全县400多座山头、3万多亩沙滩,筑起了30多公里长的沿海“绿色长城”,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穷落后的面貌,为海岛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8年一度被调为二把手,他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地工作。 “文革”期间,他遭受残酷批斗,全家被下放到三明地区宁化县禾口公社红旗大队(今石壁镇 红旗村)当社员。谷文昌把自己的厄运置之度外,千方百计帮助生产队发展生产,手不闲、腿不闲、口不闲,使红旗大队亩产跃上千斤。群众看着黄澄澄金灿灿的稻谷满囤满仓,把谷文昌亲切地称为“谷满仓”。

      1970年7月,谷文昌被任命为隆陂水库总指挥,他和民工一起,吃住在工地。经过一年奋战,水库建成了,禾口人民结束了缺水缺电的时代。30多年来,水库在防洪、抗旱、发电、改变生态环境、群众饮水等方面,发挥了重大效益,至今人们对他念念不忘。

      1972年,谷文昌在龙溪地区任林业局长。他回到东山,走进造林模范蔡海福的家。从50年代到60年代,蔡海福亲手种下的树不计其数。为护林,他不管刮风下雨或天寒地冻,整夜打着手电筒在树林里巡逻。因为护林还得罪了一些人,“文革”中他受到批斗,贫病交加,家人想为他准备一口棺材,却没有木板。谷文昌看到多病的蔡海福,心情沉重,带他到龙溪医院治病。1978年蔡海福去世,谷文昌特地关照民政部门为他批了木板,让这位种了一辈子树的老模范在寿板中安眠。

1964年当谷文昌调离东山时,有关部门提出给哲惠转成正式职工,一起调到福州。谷文昌说:“省里调的是我,没有调女儿,给她转什么正?”就这样把一个孩子留在东山,直到1979年才转为正式工。小女儿哲英,1974年高中刚毕业,谷文昌就让她到农村插队锻炼。谷文昌的二女儿结婚,想让他批点木材做家具,他严词拒绝:“我管林业,如果我做一张桌子,下面就会做几十张、几百张,我犯小错误,下面就会犯大错误。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

谷文昌大半辈子与林业打交道,从不沾公家一寸木材。从福州回到漳州,妻子提出是不是去买点家具?谷文昌买了竹凳、藤椅、石饭桌。“为什么不买点木质的?”妻子问他。谷文昌说:“林业局长家一下子添了木制家具,外人会产生误会,我们也不能写个声明贴出去:这是买的。”他经常教育家属子女:“要看看老百姓穿的是什么,吃的是什么,不能一饱忘百饥啊!”

      1980年他的儿媳杨小云从师范毕业了,想让公公出面安排个工作单位。谷文昌说:“还是听从组织分配吧!”后来小云被分配在市区一所小学校,又想让他帮助调一调。他说: “不论单位大小,只要努力,在哪里都可以做出成绩。”这样,小云在那里一干就是13年。

     谷文昌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和家属子女,不搞特殊,不以权谋私。许多人称赞他是一位“时刻想着群众,忘记自己的人”,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非常高尚的人。

     在福建省,凡是知道谷文昌的人,无不对他肃然起敬,大加赞扬。1963年,时任省委书记的叶飞考察东山后,对那里的变化感到吃惊,当即提出让谷文昌在即将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并向省委建议重用谷文昌。

    1981年,时任省委书记的项南看了东山后,非常激动地说:“搞四化建设就需要这样的好干部。”当听说谷文昌病危时,他连夜冒雨赶往漳州看望。谷文昌去世后,他建议《福建日报》在头版发表消息,并亲自将标题改为《为东山人民造福的谷文昌同志去世》。

    1986年,县委为了弘扬谷文昌精神,满足广大群众的心愿,决定将谷文昌的骨灰安葬在当年他亲手建起的赤山林场。村民们听到这一消息,纷纷赶来,为他的坟墓添加一抔热土。山口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陈加福说:“谷书记,你为我们辛苦了一辈子,现在我要天天打扫陵园,为你守墓一辈子!”许多两鬓斑白的老人说:“过去刮一阵风,谷书记就一脸沙、一身汗地赶来看我们,现在就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吧!”

    1990年,全县党员、干部、职工、学生三四万人捐资,为谷文昌建造了一座半身雕像,时任省委书记的陈光毅题写了“绿色丰碑”四个大字。12月10日,参加雕像揭幕仪式的有上万人。昔日的“乞丐村”———山口村全村老幼来到雕像前表达他们的思念:“谷书记,您生前种树,死后还回东山看护着树林。”

    多年以来,中共东山县委、漳州市委、福建省委先后发出向谷文昌同志学习的通知。特别是在开展“三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中,广大党员干部以谷文昌为榜样,找差距,定措施,抓落实。省、市教育部门把谷文昌的事迹编入当地中小学乡土教材,用谷文昌精神教育下一代。《福建日报》等媒体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谷文昌事迹。

   1999年,全县各界捐资修建了谷文昌事迹展览馆及谷文昌公园。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经常到这里参观、瞻仰,少先队员到这里过队日,党员、团员到这里举行入党(团)仪式,过组织生活。许多人动情地说:“如今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全面奔小康,必须学习谷文昌!”

第3个回答  2021-05-13
崎岖的山路上,在山西要饭六年的谷文昌,听说老家有了共产党毅然地返回家乡。在家乡,谷文昌四处奔波,打听共产党的消息,终于找到了共产党员金延路。
在金延路的引导下,谷文昌被乡亲们选为农会主席。不久,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四八年,谷文昌报名参加了南下支队,被任命为长江支队三中队五小队队长。
河北武安集训中,他认识了教唱《国际歌》的女战士史英萍。
东山岛解放了,谷文昌和战友们踏上了东山的土地。渔霸林海潮纠集汪明图、尚家权等人在山洞内密谋策划,成立了“海潮暗杀团”,扬言:谁杀死区委书记谷文昌,赏五百大洋。
谷文昌经过一系列的调查,打掉了“海潮暗杀团”。
果断地镇压了一批海匪渔霸,赢得了民心。中秋,谷文昌到寡妇村黄阿婆家送月饼,又一次感受到“敌伪家属”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县委会上,谷文昌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要把“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谷文昌顶着风沙,走村串户了解民情。
老百姓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没有柴烧,没有水喝象一块巨石压在他心上。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东山的贫困面貌。
他殚精竭虑地带领干部群众挖水井,修水渠,建水库,积极组织生产自救。在湖塘村,谷文昌走访老村民,亲历常年肆虐的风沙灾害,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为了改变东山面貌,谷文昌跑到漳州地委申请资金,网罗人才,寻找技术,并亲自带领机关干部参加修建水库的义务劳动,同时,修建了东山县第一条公路。
为了植树,谷文昌带领测荒队测量荒山沙岗,走遍了东山岛412座山头,摸清了风沙的老底。
谷文昌指天发誓: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文革中,谷文昌被下放到宁化县劳动,他为改善村里的生产和社员的生活出了很多金点子。
金秋时节,红旗村水稻喜获丰收,村里人送给他一个外号叫“谷满仓”。
正当大坝即将合龙的紧要关头,暴风雨来了,山洪猛冲,库水猛涨,眼看大坝就要决口,时任隆陂水库工程总指挥的谷文昌带病冲上大坝,指挥抢险,终于保住了大坝使公路顺利建成。
谷文昌重访寡妇村,林月哭诉黄阿婆盼台湾的儿子回来和老猪老死的讲述,使他悲痛欲绝。
他含泪眺望台湾,默默祈望两岸的和平和亲人早日团聚。超重的工作和极度的身心疲劳使谷文昌感到吃东西下咽困难,经检查为癌症。
一九八一年一月三十日,谷文昌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一个县委书记的真实写照,一个共产党人的感人故事。
扩展资料:
谷文昌的故事发生背景:
解放初期,东山县一年中刮六级以上大风的时间长达150多天,全岛19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仅为0.12%,解放前被风沙掩埋了11个村庄。
当地农民一年到头缺吃缺烧,不少人只得端着破碗讨饭。
面对生活贫困的群众,谷文昌下定决心,率领群众战胜风沙,根治旱涝,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在多次失败面前他发出誓言:如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
为了找到适宜沿海种植的树种,东山县委组成了由领导干部、林业技术员、老农三结合的实验小组。
谷文昌亲任组长。他们在飞沙滩上,“旬旬种树”,定时观察气候、湿度、风向、风力对新种木麻黄回青、成活的影响,终于摸清了规律,总结出了种植木麻黄的技术要点。
每逢雨天,各级干部率领群众在百里海滩上摆开造林战场,几年下来,177条每条宽50至100米、总长达194公里的林带,覆盖了东山大地。
战胜了危害东山人民的风沙,改变了东山旧貌,为今天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山岛风高浪急,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解放前的一次翻船事故十人死亡。1960年―1961年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筑起一条高16米、长600米的海堤,实现了自古以来东山人民“天堑变通途”的梦想。
国民党军队败退前夕,从海岛抓走4700多名青壮年去台湾当兵。谷文昌对他们的家属政治上不歧视,经济上予以照顾,受到全岛人民的拥护。
谷文昌经常深入基层田间,东山的山山水水闪动着他的身影,村村寨寨留下他的足迹,全县四五百名生产队长,他大多能叫出名字来。
干部找他汇报工作,群众找他反映问题,什么时候都不烦,三更半夜也不嫌;他常年穿着布鞋、中山装,深入农村,挽起袖筒植树。
卷起裤腿犁田,拿起钢钎打石头,群众想什么,就带领群众干什么,以实际行动体现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十年“文革”期间,谷文昌全家下放宁化县红旗大队劳动。他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实现亩产过千斤,群众称他为“谷满仓”。
随后县委又任命他为水库建设总指挥,他带领4000多名民工奋战一年,建成库容3000万立方米的隆陂水库,至今发挥着巨大效益。
1981年1月30日,谷文昌病逝于福建漳州,享年66岁。东山人民将他的骨灰埋葬在东山岛上,每逢敬宗祭祖的节日,“先祭谷公,后祭祖宗”,深切怀念这位为东山人民造福的共产党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5-2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