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北区的经济

如题所述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73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56.4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29.30亿元。全年完成区级增加值99.45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1.86亿元,比上年增长2.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7.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全年财政收入91.66亿元。
2011年生产性服务业、商业商贸服务业、交通物流服务业、房产建筑业实现区级税收50.64亿元,占区级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4.4%。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五年累计引进内资418.19亿元,年均增长19.3%;累计引进合同外资23.48亿美元,年均增长14.6%。引进科勒、村田、TESCO、淡水河谷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经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13家。街镇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街道镇实现区级税收12.24亿元,占区级财政收入比重达到20.4%,5个街道镇实现区级税收超亿元。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2011年科技企业实现区级税收10.92亿元,同比增长29.5%。从2006年开始,全区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累计完成增加值514.22亿元,年均增长12.4%,其中2011年完成增加值129.84亿元,比2006年增长79.2%;累计实现区财政总收入511.75亿元,年均增长19.9%,其中区级财政收入206.41亿元,年均增长17.6%。
2011年完成区级财政收入60.01亿元。 境内手工业历史久远,尤以棉布著称。近代工业始见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租界地区意商丝厂。清光绪七年(1881年),华商投资10万两银,创办上海第一家民族机器缫丝厂公和永缫丝厂,产品畅销国内外。光绪三十三年,商务印书馆设新址于宝山路。清宣统三年(1911年),闸北水电公司建于叉袋角,为沪上第一家由中国人所办的水电厂。民国2年(1913年),福新机器面粉厂投产。由于闸北系华界地区,且水陆交通便捷,地广价廉,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民国15年,境内缫丝、制茶、日用化学品、玻璃、搪瓷制品、印刷、机器制造等近代工业工厂增至300余家,时被人称为“华界工厂发源之大本营”。民国21年一二八日军入侵上海时,境内华界工厂仅向上海社会局登记被毁达841家。战后有所恢复,至民国25年,境内有工厂574家。民国26年,日军再次侵沪,境内华界地区工厂基本被毁。抗日战争胜利后,工业复苏缓慢,且多数为小工场、小作坊。至民国36年,境内约有大小工厂174家。至解放前夕,稍有规模的工厂仅有41家。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官僚资本企业3家,同时扶持私营、合作工厂发展。1951年,境内有工厂580家(其中私营569家),资本401.7亿元(旧人民币),大都为小厂。解放初至1957年,一批轻工、化工工厂迁入境内和田路附近,形成以化工、仪表为主的“和田工业区”,为上海解放后全市早期工业小区之一。1956年对私改造完成后,经裁并组合,工厂规模扩大,技术更新,生产发展。1957年底,境内规模较大的市属工厂有97家,固定资产原值5363.73万元,为1951年12倍,工业总产值1.63亿元,利税3837.13万元。
1958年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为境内工业转折性发展时期。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在境内彭越浦地区,辟建以机电工业为主的彭浦工业区,占地5.5平方公里,先后从外区迁入的有上海冶金通用机械厂(今彭浦机器厂)、上海华通开关厂等7家机电工业大型骨干企业及一批中小型工厂。“大跃进”中,区内其他地区发展也甚显著,志成兴钢铁制品厂“一把钳子闹革命”事迹闻名全市。联华带钢厂“七天闹革命”实现轧钢半自动化成果,受到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肯定。精业机器厂(今上海压缩机厂)小设备加工大部件“小猴骑大象”创举,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表扬。期间,解放妇女劳动力,组成里弄生产组289个,1960年增至795个。至1960年末,彭浦工业区有大型工厂12家,职工1.7万余人,工业总产值2.58亿元,占全区24%。1963年,区手工业局成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几经调整,组成街道工厂58家,生产组316个。市(部)属工厂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制成属国内首创产品20余项,并有机电、纺机、染织、搪瓷制品等产品批量出口。至1965年,工厂增至175家(不含街道工厂),工业总产值8.23亿元,利税2.33亿元,固定资产原值3.38亿元,分别比1957年增加4.05倍、5.07倍和5.30倍。
“文化大革命”初期,境内工业生产受到影响,1970年后,稍有好转。1974~1975年批判所谓“唯生产力论”,生产又遭破坏。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生产开始回升,许多工厂产品升级换代,市场扩大,出口有所增加。1977年,区手工业局撤销,31家街道工厂划归市有关工业局管理。1978年,建立区集体事业管理局,在原生产组基础上又组建成一批街道工厂。至1979年,境内市(部)属工厂增至207家,工业总产值25.85亿元,利税7.59亿元,固定资产原值9.01亿元,分别比1965年增加2.14倍、2.26倍和1.67倍,出口产值1.92亿元。1980年,区属集管工业有工厂145家,工业总产值8621.68万元,利税3153.66万元。
在改革开放中,境内市(部)属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自主权扩大,技术进步加快,先后制成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新产品46项,获国家质量金质奖、银质奖产品32个,并涌现一批诸如“水仙牌”洗衣机等名牌产品,出口创汇企业由1979年26家,增至1993年90家。1993年,区市(部)属工厂249家(其中大中型企业64家),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原值、出口产值分别比1979年增加2.42倍、3.16倍和3.69倍。
区属集管工业经过调整、整顿、改组,至1984年,有工厂148家。1988年,在深化改革中组成4个行业性公司,经济效益提高。1993年,区集管工业工厂增至155家,工业总产值6.29亿元(不变价。下同),出口产值1.47亿元,分别比1984年的1.7亿元与0.14亿元增加2.7倍和9.5倍。区属其他系统工业有工厂468家,另有私营工厂32家。乡办工厂舒乐衬衫厂发展成为跨国舒乐时装集团公司。商办、街道、校办工业某些工厂产品在全市、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
1984年,为加快地区工业改造和结构调整,投资1.44亿元,于江场西路辟建“走马塘工业小区”,后扩展为占地120公顷,改名“市北工业新区”,吸引各方客商投资建厂。1993年,批准立项三资项目8个,总投资2245万美元。
境内工业百余年来,历经发端、兴起、破坏、恢复、发展,今已成为上海主要老工业区之一。至1993年,境内有工厂904家,其中国营285家占31.5%,集体533家占59%,“三资”企业53家占5.9%、私营32家占3.5%、跨国企业1家占0.1%,职工19.76万人(不含私营。下同),固定资产原值40.59亿元。区内市(部)属及区属工业企业总产值103.39亿元,利税6.84亿元,出口创汇5.29亿元人民币和7427.5万美元。 19世纪末20世纪初,境内工商业兴起。清宣统三年(1911年)设闸北自治公所征收地方税。民国元年(1912年)后,税捐由闸北市政厅、闸北工巡捐分局等稽征。20年代末,工商业日趋兴旺,税捐甚多,由国民政府财政部、上海特别市税务机构稽征。一二八、八一三日军两次入侵上海,境内华界工商业大都被毁,税捐锐减。抗日战争胜利后,境内工商业稍有恢复,却多为小厂、小店、小作坊及摊贩,税捐甚少。
1950年8月,成立上海市税务局闸北区、北站区分局,实施复税制,从区内中、小企业摊贩众多和地处陆上北大门特点出发,加强纳税户组织领导和对铁路上海北站地区税务稽征。1952年8月,闸北、北站两区设财政科,管理区属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税务机构在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发挥管理监督作用,以保证国家税收收入。1956年2月,闸北、北站两区合并为闸北区。1956年公私合营后,经济所有制趋于单一,税制简化简并,为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财经工作总方针,区财政局以百分之九十精力用于促产增收。是年,财政收入达4105万元,为1950年的8.27倍。1958年,彭浦工业区建立,市、部属大中型企业利、税划归区税务局稽征管理,税源大增。11月,区财政、税务机构合并成立闸北区财政局。1960年,财政收入高达7.34亿元,为历史之最。1962年9月,恢复区税务分局,区人民政府再设财政科,撤销区财政局。1965年,市、部属企业利税划归市税务局征管,区财政收入大幅度下降,当年财政收入不足上年度的11%。
“文化大革命”期间,税收稽征管理机构撤并,工作削弱。1968年2月,成立上海市闸北区税务分局革命委员会。1968年7月,区财政科和区税务分局再次合并。197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闸北区办事处与财税机构合并,成立闸北区财政局革命委员会。1978年1月,银行机构和区财政局分开。11月,区税务分局对外挂牌,对内财政、税务一套班子。1979年以前,财政管理实行统收统支体制,收入全部上交,支出由市下拨。1979年起,市对区预算收支采取“收入上交,支出由市安排,另给机动财力”体制。1983年起,实行两步利改税,逐步恢复原有税种和开征一批新税种。1988年,实行“核定收支基数,前三年递增包干上交,后两年增收分成”体制,市对区进一步放权。1991年7月,财政、税务机构分开,建立上海市闸北区财政局、上海市税务局闸北区分局。财、税两局分设后,组织大检查,开源节流,制订一系列“放水养鱼”培植财源措施,培训企事业财会人员,开展咨询服务。随着市、区两级管理体制实施,区政管理力度增强,财税地位、作用日益明显。财政收入日益增加,区财政对各项事业资金投入亦逐年增多,推动全区社会发展。1993年财政收入4.56亿元,比1978年8309万元增加4.49倍,其中,税收占98.74%。财政支出2.89亿元,其中,文教卫生经费支出1.24亿元,占总支出42.91%,为区中、小学教育水平及教育若干方面进入全市先进行列或列为全国先进提供较多经费;并为改建、新建、扩建区内一批卫生、体育设施,加快住宅建设,兴建和改善区内市政设施等方面提供更多资金。
1950~1993年,全区财政收入65.97亿元,支出15.26亿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