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基本治则,主要有 [多选题]()

如题所述

中医的基本治则,主要有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扶正与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

1、首先是治病求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必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主要包括治标与治本,正治与反治两个方面,这也是辨证论治的一个基本原则。

2、正治法是逆其疾病性质而治的一种常规治疗法则,正治法是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比如寒者热之,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来治疗表现寒象的病证;热者寒之,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来治疗热性病证;虚则补之,用补益性质的方药来治疗虚证;实则泻之,用攻邪泄实的方法治疗实证。

3、反治法是顺从疾病假象而用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法,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常有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用通用等。

4、在复杂多变的病症中,常有标本主次的不同,因而治疗上就有先后缓急的区别,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及标本兼治等。

5、调整阴阳。包括损其偏盛,补其偏衰。损其偏盛,主要是对阴阳偏盛的一方过盛有余,采取损其有余的治法。

比如,对于实热证,采用清泻阳热的方法治疗;补气偏衰,又称补气不足,主要针对阴或阳的一方,甚至双方虚损不足,采用补其不足的治法,包括滋阴制阳,扶阳抑阴,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双补等等。

6、扶正与祛邪。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同种疾病可能有不同的证候,所以采用同病异治;不同的疾病,出现相同的病机,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

7、中医治病要考虑到气候,地理环境,情绪,饮食等条件的影响,患者的体质等等,所以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称为“三因制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