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沙冲锋枪为何二战后迅速消失

如题所述

波波沙冲锋枪为何二战后迅速消失

漫山遍野的T-34、哐啷作响的伏特加、轰隆作响的喀秋莎火箭炮、铺天盖地的伊尔-2、带头冲锋的政委……这些构成了军事爱好者们对二战苏联红军的印象。

但单以武器论,哒哒哒冒红火的波波沙冲锋枪(PPSh-41冲锋枪)的出场率无疑是最高的,那不同于栓动步枪的弹鼓,更将辨别她的难度降低了一整个档次。另外,苏军又是二战中使用冲锋枪规模最广泛的国家,而这又拔高了波波沙的历史地位,将其称为二战最著名的冲锋枪也不为过。

在苏芬战争中,芬兰人用莫辛纳甘狙击步枪和索米冲锋枪的远近结合的战术让苏联看到了未来战争中步兵战术的革新,并立即学了过来,并根据缴获来的索米研发出了自己的冲锋枪——波波沙41。

相比参考原型索米,苏联的波波沙41其实更加成功,经过简化的机构提高了可靠性,射速高达900发/分,再加上71发大弹鼓,能在近战提供极其恐怖的火力,与持有波波沙41的苏军打巷战,德军几乎被打出心理阴影,不少德军士兵扔下手里的98K也要捡一把波波沙41用。

近战火力极为猛烈,几乎相当于一支手提式机枪,受到红军战士的广泛欢迎,就连纳粹德军都曾经下发过手册,教会自家士兵怎样使用缴获的波波沙,可谓双方都爱的战斗利器。

而且这款波波沙冲锋枪在战场上也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首先这款冲锋枪的射速非常快,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能够制造非常大的杀伤力,并且为其所配备的可以装填七十一发子弹的弹鼓,使得这款冲锋枪在战场上有着非常强的持续力。

同时这款步枪还拥有着非常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射击的时候,几乎没有后坐力,并且枪口的跳动也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使用这款冲锋枪的士兵就可以更加精准的命中敌人,另外这款枪的耐久性也非常好,在长时间的射击之后,它的一些性能也并不会因此而降低。

由于太符合与德国高强度战争的需求,波波沙41及之后的改进型波波沙43,苏联总共生产了600万支以上,战后仍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在使用,甚至直到今天还有一些战乱地区可见波波沙系列冲锋枪的身影。

战后,波波沙41冲锋枪参与了朝鲜战争,大量装备了朝鲜人民军,实际上志愿军战士用的是另外一把35弹匣供弹的波波沙43冲锋枪,这两把冲锋枪在阵地中,火力压住了以M-1加兰得半自动步枪为主的联合国军。

但不久,波波沙41/43冲锋枪便很快就销声匿迹了,原因是战后苏联开发了性能更为优良的一把步兵枪械,即大名鼎鼎的AK-47自动步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