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人都不爱发朋友圈了?

如题所述

朋友圈,是一个曾经让无数男男女女魂牵梦绕的地方。他们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发布一条朋友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浏览朋友圈,看看有多少人给自己点赞、评论;然后在屏幕面前傻笑、欣慰、思索或者伤心难过。
不可否认,我曾经也是这样一个人,喜欢发朋友圈,喜欢看他人的朋友圈。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和大部分人一样,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甚至开始逃离朋友圈——关闭朋友圈功能、设置三天可见、半年以上不发朋友圈等等。
最新数据显示,每天有7.8亿用户进入朋友圈,但是只有1.2亿的用户发表朋友圈,占比只有15%。
为什么越来越多成年人,特别是年轻人,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甚至是逃离熟人网络——朋友圈呢?其实,当我们梳理清楚了这背后的逻辑,大概是三条原因,我们就会觉得很扎心。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1,成年人的世界,冷暖自知‍‍
根据心理学原理,人人都渴望被人关注和尊重,所以发布朋友圈,引起他人注意,满足虚荣心,也是无可非议的事情。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成年人的世界,压根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更多的是冷暖自知。
我们发朋友圈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渴望关注,看有多少人关心、支持我们吗?
但是,我们发不发朋友圈,根本就没有人在乎我们过得好不好,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观众。其实,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在别人世界里面,始终都是配角。
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们的父母,很少有人真正希望我们过得好,特别是比他们好。所以,当我们混得好的时候,尽量少发朋友圈炫耀,容易拉仇恨,引起他人嫉妒。
这番话看似有些极端,但说得也现实,更是道出了一条人性的规律——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上升。
再者,朋友圈有真正的朋友吗?估计很多人只是把朋友圈当作是经营人脉的场所罢了——可以锦上添花,少有雪中送炭。
当你落魄的时候,你发一条朋友圈,大家会选择集体性失声,对你避之不及,因为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不愿意被你的负面情绪影响。
当你发达的时候,发一条朋友圈,瞬间便会吸引来无数个点赞;即便是好久没有联系的老同学、老同事,他们见你混好了,见你有利用价值,也会主动与你嘘寒问暖、称兄道弟。
朋友圈就像一个小江湖,把亲戚、朋友、同事、客户、同学等熟人聚集在一起,也充满着人情世故、炫耀攀比、嫌贫爱富、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等。
所以,很多成年人在看清朋友圈的真相后,选择不再发声了。一个人,“冷暖自知”地生活着,少点期望,少点失望,不是更好吗?
2,心智成熟的人,懂得沉默是金‍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朋友圈的“狂热”,到现在的趋向于“冷淡”,其实也是一个人内心成熟理智的过程。人嘛,总是吃一堑长一智,能够在生活中不断成长、进步的。鲁迅先生说:当我沉默的时候,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
冯友兰先生则说: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沉默。
其实,这些话都非常符合现代成年人的心声,他们慢慢心智成熟了,他们懂得了沉默是金的含义,因为开始慢慢远离朋友圈,不爱发布朋友圈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