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时期有哪些刑罚?笞刑、徒刑、流放刑、肉刑,你知道多少?

如题所述

以法家为主要思想的秦国,法律非常严苛,刑法也非常严酷。那么秦朝时期都有哪些酷刑呢?秦朝时期,主要刑罚分为四大类:笞刑、徒刑、流放刑、肉刑。
      笞刑
      笞刑就是俗称的打板子,中国古代最常用的刑罚之一。在秦朝,笞刑是用竹或木板打击犯人的背部,在秦简中也有“笞十”、“笞五十”等多种记载,这种刑罚在秦朝属于非常轻微的刑罚,大多都是针对轻刑罪犯所设,也可以作为减刑后的刑罚。

      徒刑
      徒刑则是剥夺了罪犯的自由,强制劳役的刑罚,在秦朝也称为“作刑”。在秦朝徒刑主要有四种。
      “城旦舂”:指男犯强制筑城,女犯则舂米。
      “鬼薪白粲”:这个刑罚看名字很费解,实际上就是让男罪犯为了宗庙的祭祀上山砍柴,女罪犯为祭祀择米,听起来属于较轻的刑罚,但实际实施起来远不止于字面意思。

      “隶臣妾”:这条罚的不仅是罪犯,还有罪犯的家人,即将罪犯和家属罚为奴婢,男的为奴,即隶臣,女的为婢,即侍妾。
      “司寇”:这个刑罚比较特殊,司寇是掌管监狱和法律制度的官职,在秦朝属于刑罚的一种,需要做的事就是侦捕疑犯、监管刑徒、传递文书等,相对其他几种徒刑算是最轻的。
      流放刑
      在秦朝的流放刑算是比较轻的,包括迁和谪。都是将罪犯发配到偏远的地区,其中谪刑适用于犯罪的官吏。

      肉刑
      肉刑顾名思义就是要伤害到肉体的刑罚,也都是非常残酷的刑罚。在秦朝有五刑,分别为墨、劓、刖、宫、大辟。
      墨刑也被称为黥(qíng)刑,是在人脸上用墨刺字。这种刺字无法清除,对人的名声和自尊心都会造成永久的伤害。《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多数脸上都被刺字,也就是这种刑罚,这种刑罚一直被延续到了清朝。
      劓(yì)刑,就是用刀把罪犯的鼻子削掉。鼻子是人的五官之一,被割去鼻子对人的自尊心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劓(yì)刑源自夏朝,到西汉时期被废除。
      刖(yuè)刑,也称膑刑、斩趾,指砍去罪犯的脚,可以是左脚或右脚,甚至是双脚。
      宫刑,在秦朝也称为腐刑。很多人可能认为宫刑只针对男罪犯,其实女罪犯也有宫刑。“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女人幽闭,次死之刑”。《尚书》中对宫刑进行了解释,意思就是男犯要被阉割,女犯被破坏子宫,这种酷刑对人的伤害仅次于死刑。

      大辟,也就是死刑,是隋朝以前对死刑的统称。秦朝死刑也分为很多种,包括斩首(这是最普通的死法了)、枭首(处死后将首级悬挂起来示众)、车裂(五马分尸的极刑)、弃市(在集市上对犯人行刑,让百姓都唾弃)、戮(对犯人进行极端的羞辱,再斩杀)、镬烹(活煮)、腰斩、缢(绞刑)、磔(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断咽喉的酷刑)。
      古代很多刑罚都非常残酷,并且不少刑罚延续到了清朝后期才废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