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的思想分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主张包括:

    ①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孔子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

    ④主张逐步改良,认为制度是不断损益变化的,历史是不断演进的。

    ⑤有教无类、学思结合、老实、谦虚、时常复习等教育主张。孔子的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文化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

    孟子

    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他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孟子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生生下来就具有善性,善性是人所固有的道德品质。孟子子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被统治者尊位“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至深。

    荀子

    他具有唯物思想,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

    老子

    春秋晚期,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为“道”,道是没有形状、超时空的永久存在,这是一种唯心论思想。老子的学说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的运动着,有无、难易、高低、贵贱、刚柔,说明对立的东西是相互转化的,是相互依存不断变化的。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对后代的政治有很大的影响。

    庄子

    战国时道家的代表人物,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道家学说和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墨子

    战国初期鲁国人。他的思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兼爱就是爱一切人,不分“王公大人”和“万民”的阶级差别,都要同等地爱。“非攻”反对战争,在当时主要是反对不义战争,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尚贤”主张任人唯贤,反对王公贵族的任人唯亲。

    韩非子

    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意外,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的约束,“法不阿贵”。这种思想在战国的大变革时期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是有积极意义的。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种主张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9

一、道家思想
(1)老子:春秋晚期,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为“道”,道是没有形状、超         时空的永久存在,这是一种唯心论思想.老子的学说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           人类社会总在不停的运动着,有无、难易、高低、贵贱、刚柔,说明对立的东西是相的,是 依            存不断变化的.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对后代的政治有很大的影响.
(2)庄子:战国时道家的代表人物,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道家学说和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            是“我”的主观产物.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二、墨子,战国初期鲁国人.他的思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兼爱就是          爱一切人,不分“王公大人”和“万民”的阶级差别,都要同等地爱.“非攻”反对战争,在当时主要是反        不义战争,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尚贤”主张任人唯贤,反对王公贵族的任人唯         亲.
三、法家思想
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子(商鞅的严刑峻法主张比韩非子更早).韩非子认为历史         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       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意外,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的约束,“法         不阿贵”.这种思想在战国的大变革时期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是有积极意义的.韩非子主张建       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种主张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
4、儒家
(1)春秋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                 想主张包括:
①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                             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孔子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

④主张逐步改良,认为制度是不断损益变化的,历史是不断演进的.
⑤有教无类、学思结合、老实、谦虚、时常复习等教育主张.孔子的思想后来成为我                          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文化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
(2)战国时期:
①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他主张“政                     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孟子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                     劳动时间,宽刑薄税.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生生下来就具有善性,善性是人所固有的道                       德品质.孟子子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被统治者尊位“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对我国传统文                    化影响至深.
②荀子:他具有唯物思想,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                  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
五、兵家:孙子
孙武被誉为“兵学鼻祖”,受到后世推崇,并不仅仅因为他的军事指挥才能,而是因为他为后人留         下的那部惊世骇俗的兵学圣典《孙子兵法》,它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从战争的实际         出发,总结和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和基本的战略战术原则;同时在于它具有着深刻的谋略         内涵、道德内涵和哲学内涵,具有超越所处时代的思想性和创造精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