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结构方式有哪些

如题所述

写作的结构方式有:总分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分论点结构、对照式结构、递进式结构。

一、总分式结构

文章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有三种基本形式,1先总后分,2先分后总,3先总后分再总。

二、并列式结构

并列逻辑是最基本的分布结构,表现为几个分论点之间属于平行并列分布,没有必然的从属或递进等关系。如:总论点提出要“弘扬传统美德”。

分论点可以有如下排列:

1、弘扬传统美德,要弘扬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2、弘扬传统美德,要弘扬知恩图报,投桃报李的精神;

3、弘扬传统美德,要弘扬宽容大度,和谐进取的精神。

三、转合式结构

转合逻辑主要是从正反两方面来加强对总论点的论述。如:总论点为“保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可以通过以下正反两方面来展开论述“(正面)加强环境的保护,有利于控制污染,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生存质量,保护人类健康,造福子孙后代。

(反面)如果一味的破坏开发,而不注重保护,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干涸的河流、绝迹的物种,最终导致人类自身的灭亡。”

四、对照式结构

结构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它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记人叙事的结构形式。

五、递进式结构

递进逻辑是分论点之间属于层层递进的关系,对总论点有着更加显著的加强作用。如:总论点提出要“努力实现中国梦,构建“大同"社会”,分论点采取递进关系可以表述为

1、中国梦是属于个人的,它是实现个人理想的指路明灯

2、中国梦是属于中国的,它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之匙;

3、中国梦又是属于世界的,它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必经之路”,可见,从个人到国家再到世界,更突显了中国梦的内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结构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7

写作的结构方式有:总分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递进式结构、分论点结构。

1、总分式结构

先总述,再分说,分别表述与总结表述相结合而构成系统的结构方式。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多用于论说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文种。它讲究条分缕析,逻辑鲜明。部分与部分关系平列,分述与总述则有层次辈分之别。

2、并列式结构

议论文谋篇技巧之一,又称并列分论、排列论证。它要求围绕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各问题平行并列、分别论证。如荀子的《劝学》就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三个方面并列地阐明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3、对照式结构

散文谋篇技巧之一,通过真假、善恶、美丑等两类材料的对照,使事物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使渗透在描述的字里行间的褒贬感情更加强烈。

如郭沫若的《杜鹃》,通过可怜、哀惋,纯洁、至诚与狡诈、专横、残忍的一正一反两种形象的对照,显出杜鹃的可僧可恨,然后点出题旨:过去和现在都有无数的人面杜鹃被人哺育着。形象鲜明,意旨显豁。

4、递进式结构

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发展规律以及逻辑关系,一层进一层地安排组织材料,层次之间是深化递进的结构方式。其特点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断深化,富于逻辑效果,适应读者接受习惯。

其具体方式是:一、从现象到本质的渐次深化;二、从因到果的逐层递进;三、从一般到特殊或从部分到整体等发展规律及关系渐进推演。

5、分论点结构

文章往往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以分论点的形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这种结构式条理清晰、眉目分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写作技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结构方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28

写作的结构方式有:总分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分论点结构、对照式结构。

1、总分式结构:文章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有三种基本形式,1先总后分,2先分后总,3先总后分再总。

2、并列式结构:是从若干方面入笔,不分主次、并列平行地叙述事件、说明事物,或以几个并列的层次论证中心论点的结构方式。

3、分论点结构:文章往往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以分论点的形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这种结构式条理清晰、眉目分明。

4、对照式结构:结构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它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记人叙事的结构形式。


扩展资料:

写作手法中的叙事方法:

1、顺叙法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2、倒叙法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3、插叙法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

4、补叙法

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在前面,以引起下文。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5、分叙法

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分叙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进行交叉地叙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写作手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2-21

写作的结构方式有:总分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分论点结构、对照式结构。

1、总分式结构:文章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有三种基本形式,1先总后分,2先分后总,3先总后分再总。

2、并列式结构:是从若干方面入笔,不分主次、并列平行地叙述事件、说明事物,或以几个并列的层次论证中心论点的结构方式。其特点是将事件、事物或论题分成几个方面来叙写、说明和议论,每个部分都是独立完整的部分,与其他部分是并列平行关系。

3、分论点结构:文章往往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以分论点的形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这种结构式条理清晰、眉目分明。

4、对照式结构:结构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它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记人叙事的结构形式。

扩展资料:

写作技法虽然在形式上对写作提供了一定的写作形式以及手法,作者更多的应该是结合写作这样一种方式来对生活、情感等真实的场景进行个人的语言组织以及扩展发散,对个人以及读者都有一种升华的过程,这也是写作的一贯宗旨。拘于形式,而又跳出形式,这是广大写作爱好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就会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写作技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10-05
作文的常见结构类型有哪些
一、总分式结构
  文章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这种关系,有三种基本形式:
  1.先总后分,文章开头部分总括提出所要叙述事件的整体面貌、基本特征或中心观点;以下分别从若干方面列举事例具体详细地加以描写或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分论点具体加以阐述.
  2.先分后总;
  3.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
  无论使用哪一种形式,都应注意,分总之间必须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分述部分要围绕总述的中心进行,总述部分应是分述的总纲或水到渠成的总结.
  二、并列式结构
  是从若干方面入笔,不分主次、并列平行地叙述事件、说明事物,或以几个并列的层次论证中心论点的结构方式.其特点是将事件、事物或论题分成几个方面来叙写、说明和议论,每个部分都是独立完整的部分,与其他部分是并列平行关系.
  运用并列式结构注意点:
  1.并列的几个内容各自独立,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2.并列的各个部分必须是平行的,要防止各个方面交叉或从属.
  小标题式结构也属于其中的一种,在高考中常有佳作.
  三、分论点列述式
  分论点列述式结构是议论文常见的一种结构模式.文章往往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以分论点的形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这种结构式,条理清晰、眉目分明.
  四、对照式
  结构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它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记人叙事的结构形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