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主要考察哪些知识点?应如何作答

如题所述

1.先吧文章通读一遍,了解大致结构以及主旨(这是关键,因为其他题都是在考察对主旨的理解),如果第一遍没读懂就再读一遍,不要慌张
2.做品析词句的题,先谈修辞手法,再谈表达效果,一般不能缺少“形象生动”四个字
3.做理解句子含义的题,一定要紧紧围绕文章中心来答,尽量把自己能想到的都答上
4.还有一种题型就是文“作者为什么要……”“为什么说……”,这种题通常在文中找得到答案,而且就在题中所考察的句子附近,只要自己归纳一下就型了

解答主观性阅读题,首先要看清该题的分值。一般说来,超过2分的题,其答案往往有两个以上的分值对应点,答案起码有两个词语或词组或句子。高考阅卷评分都是按概括的要点来评分的,要力争涵盖全部要点而没有遗漏。
二.沙里淘金法
出题人是“依文设题”,答题也要“依文解题”。解题时就应在指定的段落中筛选信息,进行“沙里淘金”,即排除多余的无用的信息,“淘”出有用信息的语句。只要无明文规定,答题时要尽可能利用或摘录原文中的词语和句子作答。
三.组装焊接法
有的综合题的答案分散在一段或几段文字中,很难找出现成的原话,这就需要根据题意要求,首先提取有用信息,然后根据需要对原话或原文中的某些词语加以改造、组合、压缩、变换,重新进行“组装焊接”,最后作恰当规范的表述就可以了。
如何提取文中信息?一般说,简答题不会有现成的原句可以作为答案的,答题的信息分散在作品的有关段落,所以就要我们对信息进行“整合”。 “整合”是现代社会一种相当常见的信息加工、处理方式,是对信息进行提取、整理、概括和重组的过程。下面有几种方法作参考:
1.定位提取
答题所需的有效信息分散和镶嵌在段落或文句之中,只能先作信息定位,即把题干设置的问题定位在文章的某些段落,然后再作信息提取。
2.剥离整理
即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剥离整理,把信息转化为合适的答案。剥离就是剥落和分离,其实就是一种信息的再度“提取”,目的在于将有用信息跟黏附着的非信息词语分离;而整理则是对已经脱落了“黏附”成分的有用信息作初步的调整和理顺,主要表现为信息的数量确定、主次移位和顺序排列等。
3.重组优化
即按照命题的意图和语言的特点对信息重新配置,通过概括、添加、转化和润色等,使之明确、通畅、简洁和规范。
四.随俗顺时法
“随俗”,指答案中的用语要尽量采用语文专业的术语和习惯说法;“顺时”,指答案中的说法要符合文章的写作时代或时下的流行说法。
结构方面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自然、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内容、主旨方面的作用:强化、深化、升华、画龙点睛……
情节方面的作用:悬念、铺垫、反差……
修辞方面的作用:反衬、对比、夸张、生动形象……
写作手法方面的作用:欲扬先抑、欲擒故纵、象征、虚实结合、寓褒于贬……
五.顺藤摸瓜法
这种解答方法需要整体阅读,突破本句和本段,充分把握条件,将思路放开,做到瞻前顾后,认真寻求照应,以便迅速而准确地解答题目。
六.借石攻玉法
指解答简答题时要充分利用本题题干信息,充分利用他题答案信息(有些先出现的小问题还可以为解答后边出现的大问题提供答案基础或思考线索,甚至有时小问题本身就是后边大问题所求答案的一部分)。
七.字数达标法
答案用语要规范化,要尽量用完全句,要避免语病;同时,只要字数允许,在语意要准、文字要精的前提下,就要尽量多答点,即能用词组作答的不用词,能用句子作答的不用词组。因为既然不超字数,文字答得多点,要点往往能接近完备,否则,可能会丢东忘西,遗落要点,造成失分。
Ⅱ、现代文阅读题的题型及训练策略
一.主要有四种题型
1.摘取型
根据题干要求,从文中筛选信息要点就能解答,其答案一般是文中的原句或从文中摘取重要词语进行组合。
2.阐释型
这类题常常是对文中抽象含蓄的关键句或重点句加以阐发,使之易于理解。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要弄清上下文的关系,瞻前顾后。“泡开”原句所含意义。
3.分析型
这类题型常常是对阅读材料中的事与理、是与非作分析讲解,其关键在于读懂全文,把握文章的主旨,理清事理的内在联系,据因论果,或据果论因。
4.概括型
即根据要求对文章的具体内容加以抽象归纳,提炼出文段的主要内容或本质特点。概括型综合性强,必须综合运用摘取法、阐释法、分析归纳法,才能准确地概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