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财产保全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诉前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程序正式开始之前,为了保障诉讼权益和执行判决的有效性,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采取临时性的措施以冻结、扣押或保全被申请人的财产。这些措施旨在防止被申请人转移、隐匿或损害财产,确保诉讼的效力和执行的结果。
保全费的收取标准如下:
1、财产数额不超过1000元或者不涉及财产数额的,每件交纳30元;
2、超过1000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3、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诉讼费的种类:
1、保全费。保全分为证据保全和财产保全。两种保全又都分为诉前、诉中两种。证据保全是为了防止诉讼中对自己有利的证据灭失,而财产保全是为了保证己方胜诉后能够顺利执行。保全费由法院收取。需要说明的是,申请保全要求提供等额价值的财产作为担保;
2、鉴定费。鉴定费是指在诉讼中需要有专门知识的人就专业问题出具证明意见时所交纳的一种费用。一般是由申请鉴定方先行垫付,由鉴定机构收取并开具发票。最终也是按裁判结果由败诉方承担或双方分摊;
3、证人出庭费。如果诉讼中需要证人出庭作证,证人将因此产生误工费、交通费等合理费用,一般也是先由申请方垫付,最终根据裁判结果由败诉方承担或双方分摊;
4、申请执行费。执行费用指仲裁或判决生效后,一方不履行裁判文书规定的义务,另一方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产生的费用。该费用一般不需要申请人先行交纳,直接由被申请方向法院执行部门交纳;
5、差旅费等必要费用。律师开庭、文书往来、外地住宿等均会产生额外开销,这些费用不可预计,不包括在律师服务费中,一般由聘请人承担,多采用实报实销的办法。
综上所述,法院保全费是法院在对被申请的财产保全时收取的费用,收取的钱归政府财政所有,不予退还。
【法律依据】: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四条
申请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一)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和调解书,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裁定以及国外仲裁机构裁决的,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没有执行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元至500元。
2、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1%交纳。
3、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第四款规定,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按照本项规定的标准交纳申请费,不再交纳案件受理费。
(二)申请保全措施的,根据实际保全的财产数额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财产数额不超过1000元或者不涉及财产数额的,每件交纳30元;超过1000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但是,当事人申请保全措施交纳的费用最多不超过5000元。
(三)依法申请支付令的,比照财产案件受理费标准的1/3交纳。
(四)依法申请公示催告的,每件交纳100元。
(五)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或者认定仲裁协议效力的,每件交纳400元。
(六)破产案件依据破产财产总额计算,按照财产案件受理费标准减半交纳,但是,最高不超过30万元。
(七)海事案件的申请费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申请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每件交纳1000元至1万元;
2、申请海事强制令的,每件交纳1000元至5000元;
3、申请船舶优先权催告的,每件交纳1000元至5000元;
4、申请海事债权登记的,每件交纳1000元;
5、申请共同海损理算的,每件交纳1000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