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伤害怎么判刑和赔偿

如题所述

重伤害判刑和赔偿如下:
1、涉嫌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的,依法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取得被害人谅解出具谅解书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从轻、减轻处罚。
2、具体的民事赔偿由法院根据伤者情况判决,赔偿相应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抚慰金、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
故意伤害轻伤判刑如下:
1、故意伤害轻伤,刚达刑事立案标准。若犯罪嫌疑人属于自首,到案后积极配合案件办理,对被害人家属进行了赔偿,并取得了被害人家属的谅解,属于初犯;在无犯罪前科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可能会被判缓刑,或者检察院对其作相对不起诉处理。
2、不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3、医药治疗费的赔偿,一般应以所在地治疗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药费、治疗费、住院费的单据或病历、处方认定。必要时,可以委托法医予以鉴定。所在地治疗医院,一般是指距离受害人住所或侵权行为发生地较近的医院。在诉讼过程中,治疗尚未结束的,除对已经治疗的费用赔偿外,对尚需继续治疗的费用,经有关医疗机构证明或者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的,可以一次性给付;也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告知受害人在治疗结束后另行起诉。
故意伤害罪未遂判刑看具体情形。未遂,可以不予处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所有的直接故意犯罪都存在未遂形态。大多数学者和司法实践工作者之所以会否认轻伤害有未遂,首先是因为在未造成轻伤的情况下,往往难以确认行为人是否有伤害他人健康的故意,其次是因为即使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有轻伤故意,一般也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综上所述,前一点是证据方面的问题,后一点是综合案件情况对罪与非罪的判断,并不能以此为理由否认轻伤害存在未遂,只能说明司法实践中绝大多数情况下不用追究轻伤害未遂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