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于既倒。是什么意思?

快!急!!

意思是: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并且扭转乾坤、反败为胜。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论语》:“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于既倒。”

典故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临行之前上表后主,表文中回忆起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败走夏口,自己在此危急关头奉命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的事,即“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意思是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

扩展资料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临危受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3
毛公
胡秉言
诗书哲政最精通,
武略文韬国际雄。
力挽狂澜开盛世,
沙能拧绳是毛公。
力挽狂澜,汉语成语,拼音是lì wǎn kuáng
lán,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并且扭转乾坤、反败为胜。出自唐·韩愈《进学解》。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就是说在最危急的关头担当重任。
比如某地正在灾难中,民不聊生,某官出任当地官员,着力解决此难题,就可以用这句话来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6-04-21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阻止事态向更恶劣的情况发展。
第4个回答  2006-04-21
是在别人完不成事情,快没办法的情况下,某一个人却成功完成任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