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一味的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如题所述

邯郸学步、寿陵失步

一、邯郸学步 [ hán dān xué bù ] 

【解释】: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自】:战国 庄子《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译文】:而且,你难道不知道那燕国寿陵在在邯郸学习人家走路?没有能得到精髓,又失去了之前走路的能力,只能爬着回去了。

二、寿陵失步 [ shòu líng shī bù ] 

【解释】:比喻仿效不成,反而丧失了固有技能。

【出自】:战国 庄子《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译文】:而且,你难道不知道那燕国寿陵在在邯郸学习人家走路?没有能得到精髓,又失去了之前走路的能力,只能爬着回去了。

扩展资料

一、邯郸学步近义词

西颦东效 [ xī pín dōng xiào ] 

【解释】:西施捧心、东施效颦。比喻以丑陋学美好而愈显其丑。

【出自】:清·无名氏《少年登场》:“西颦东效,没来由把国民价值扫地尽了。”

【译文】:西施捧心、东施效颦,没来由把国家与民众的价值也付出都付诸东流了。

二、寿陵失步近义词

亦步亦趋 [ yì bù yì qū ] 

【解释】: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出自】:战国 庄子《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

【译文】:如果老师步行你也步,先生赶路你也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11
人们常用“邯郸学步”这个成语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那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从前有个人在邯郸学习怎样走路,结果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而且忘了以前自己是怎样走的,于是只好爬着回家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2
比喻一味的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其实这句话很在理,这是我们看到古人有一个故事,叫邯郸学步从前,也有一个人走路不好,于是他渠道邯郸学走步,听说邯郸那里有个人走步走得很好?但是到了那里把邯郸的步学会了,又回到自己的家乡,自己原来的步又忘了,所以这些会招人笑话,所以作为一个人来说,一定有自己的风格,不能总模仿别人那样,永远都不会出名的,就像我们看到的很多喜剧演员总是模仿别人,其实模仿别人的时间更费功夫,不如把废的功夫用在发扬自己专业特长上,有那模仿时间可能自己一定会比别人更好,所以作为一个模仿人来说,费的功夫要比正常发挥费得更多,不如有那么多的功夫,把自己特长发挥出来,比那样要好得多。
第3个回答  2017-02-05
成语:邯郸学步
第4个回答  2020-03-10
邯郸学步,邯郸自己学步,还模仿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