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诚信意识?

如题所述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当代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从总体来看,当代中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近些年来社会上的一些失信行为给中学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侵蚀,学生的失信行为有所增加。
一、中学生诚信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由于受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学生的诚信道德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认为“做老实人吃亏,讲信用无用”
据学生诚实问题调查显示,学生知道班内某同学犯了错误,老师或学校向学生调查时,持“推托不知道”或“略去重要情节”态度的学生占有效问卷总数的50%;关于学生考试作弊问题调查结果表明,有近30%的学生认为有半数以上的学生都曾经有过考试作弊行为。有不少中学生认为,现在社会没有什么诚信可言,做老实人“吃亏”,讲信用的人“无用”。
第二,认为“会做假是脑子活络”
做假在中学生中有一定市场,有的甚至还认为会做假是脑子“活络”。考试作弊这是公开的秘密。学校在期中期末考试时,设立专门考场,监考老师仍力不从心。在两年一度的学校艺术节创造发明成果展示中总有好多件作品是由学生家长代劳的或在市场上买来的最新产品,贴上学生的名字,就是他的杰作了。
第三,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的脱节
受过十多年学校教育的中学生都知道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但在实际行动中却不去做。有些学生在校 能尊敬老师,善待同学,而在家里却不能尊敬长辈。有些学生说起他人来头头是道,别人怎么不对,应该怎么做,但是一牵扯到自己就不行了,诚信认知与自身行为明显脱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