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蓄美的特点

如题所述

含蓄美

诗词语言凝练含蓄,耐人寻味,它酿就了诗词这杯美酒,让人沉醉其中。 诗贵含蓄而恶浅露。中国历代诗人都把含蓄美作为一个重要的创作原则。这也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民族心理。所谓含蓄美,正如苏轼所说:“言已尽而意有余者,天下之至言也”。姜白石说:“语贵含蓄”。清人刘大魁也说:“或句上有句,或句下有句,或句中有句,或句外有句,说出者少,不说出者多。”以上大家阐述的这种艺术境界就是含蓄美。含蓄就是把作者的深意隐含于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之中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的主要特点是意在言外。具有含蓄美的诗歌,不仅精悍,概括,而且生动、传神,更富有一种艺术魅力。纵观中国古代诗歌的长河,历代诗人创造含蓄美的手法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 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使眼前景与意中景同时并列。

陆机在《文赋》中指出,作者在构思时,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也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它们表明文思是不受时空限制的,是最活跃的。因此,在诗人笔下,同一空间里,可以呈现不同的时间;同一时间里,也可以呈现不同的空间。比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前两句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难免蛇足;如果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让奔涌的感情的激流,在三四两句处千回百转,从兄弟对自己思念的角度落笔,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它婉转地表达了自己对兄弟们的深深的思念,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沉婉转,凝练含蓄之美。

同样的例子还有韦应物的《秋夜寄邱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