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的一首关于三峡的诗是什么

如题所述

1,《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唐代:李白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

始经瞿唐峡,遂步巫山巅。

白话文释义:江上的行程已是几千里,我已见到了十五次江上的月圆。先是饱览了瞿塘峡的风光,随后便又登巫山。

2,《上三峡》唐代: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白话文释义:巴水穿过巫山,巫山夹着青天。巴水忽然像是到了尽头,而青天依然夹在上面。三个早晨行在黄牛峡,三个晚上还在黄牛峡打转。这样的三天三夜出不了黄牛峡。怎能不使人愁得两鬓斑斑?

3,《峨眉山月歌》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白话文释义: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4,《早发白帝城》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白话文释义: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5,《宿巫山下》唐代:李白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白话文释义:昨夜在巫山下过夜,满山猿猴,连梦里都仿佛听到它们的哀啼。桃花漂浮在三月的绿水上,我竟然敢在这时候下瞿塘。疾风将雨吹至南方,淋湿楚王的衣裳。我在高高的山岗,怀念那宋玉,为什么给楚王写出那么美丽的文章,看到这古迹,让我热泪满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好象还有一首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伦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解:这首诗是作者于开元十三年出蜀途中所作.诗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全诗意境晴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文解释】

早晨告别彩云缭绕的白帝城,一天之间就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江陵。两岸猿猴的啼鸣声回荡不已,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了千重山峦。

【词语解释】

【诗文赏析】

在被贬途中忽闻大赦,正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惊喜万分的诗人立刻驾舟东还。沿长江顺流而下,一日千里,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全诗并无一个「快」字,但时空之感却扑面而来。
全诗气势豪爽、笔锋峻利,诗人历尽艰险重履康庄的喜悦也在空灵飞动的诗句中一览无遗。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现存约20首三峡诗独特的美学特征。其特征表现为个性美、情感美和和谐美三个方面。与以往写三峡的诗人相比,李白的三峡诗明显地烙上了太白诗特有主体精神的印记,创造了独特的豪放飘逸的鲜明风格。从诗歌抒情性的特点来看,李白的三峡诗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震憾力量,既有今人唏嘘、共鸣的悲情,也有令人喜悦的激情。最后从情与景的协调,悦形、感性、畅神的高度协调以及语言节奏声韵的谐和三方面来论证李白三峡诗的和谐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5-22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3个回答  2014-05-22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4个回答  2022-07-25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唐代·李白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

                始经瞿唐峡,遂步巫山巅。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