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比喻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认识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观者看得清楚。

出自:后晋刘昫的文言文《旧唐书》

1、原文:

(1)《恋绣衾·无题》

长夜偏冷添被儿。枕头儿、移了又移。我自是笑别人的,却元来、当局者迷。

如今只恨因缘浅,也不曾、抵死恨伊。合手下、安排了,那筵席、须有散时。

白话译文:

慢慢长夜有点冷添加被子,枕头移动了多次,我原本嘲笑他们看不起,到最后确实自己在局中没有看清。如今只是恨缘分浅薄,但是并不曾怨恨过她。吩咐下人安排了宴席,但是总有离散分开的时候。

扩展资料:

反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白话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蕴含的哲理:诗中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的原因,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5
当你在做一件事情,你自己执迷在其中,只有你身边没有参与的人才看得清你到底身处怎样的事件和环境当中追答

比喻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认识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观的人看得清楚。

望采纳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7-30
比如说吧:两个人下棋,有几个围观的,下棋的不知道怎么下(当局者迷)而再围观的却很清楚的知道怎么下(旁观者清)
第3个回答  2020-10-09
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一样
第4个回答  2018-09-2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