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十个代表作

如题所述

冰心的十个代表作:《繁星》、《两个家庭》、《春水》、《斯人独憔悴》、《寄小读者》、《小橘灯》、《世界史纲》、《我们太太的客厅》、《超人》、《山中杂记》。

1、《繁星》

《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诗集收录了诗人1919年冬至1921年秋所写的164首小诗,最初发于北京的《晨报》。《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作者冰心的话说,就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2、《两个家庭》

《两个家庭》是冰心在1919年9月发表的第一篇小说,通过“我”的视角,展示了两个家庭截然不同的生活图景:一个家庭杂乱无章,儿啼女哭,生活矛盾尖锐,导致学成归国的丈夫顶不住环境的压迫,而抑郁致死。

另一个家庭,处处洁净规则,温馨和谐,孩子天真活泼,导致两个家庭差异的直接原因,是家庭主妇的文化教养不同,在当时普遍重男轻女的社会背景下,超前地提出了女子受教育的重要问题。

3、《春水》

《春水》里,冰心虽然仍旧在歌颂母爱,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但是,她却用了更多的篇幅,来含蓄地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烦恼和苦闷。用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讲述着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

4、《斯人独憔悴》

1919年发表。南京学堂学生代表颖铭、颖石兄弟俩参加请愿斗争,身为军阀政府官僚的父亲停止了他们的学业,将他们关在家中。后兄弟俩当了办事员,在苦闷中低吟“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诗句。

5、《寄小读者》

《寄小读者》1923年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冰心,主要记述了海外的风光和奇闻异事,同时也抒发了她对祖国、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6、《小橘灯》

文章形象地刻画了一位在艰难的生活逆境中渴望光明的善良坚强的农家少女的形象。作者从小处着手,选取了小姑娘打电话、照看妈妈、与“我”攀谈、做小橘灯送“我”这几件平凡的事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将一个早熟、坚强、勇敢、乐观、善良、富于内在美的乡村贫苦少女的形象描绘得有血有肉、惟妙惟肖。作者在叙事之后所写的一段抒情文字,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它深化了主题,揭示了小橘灯的象征意义—象征着蕴藏在人民心中的希望和火种,象征着光明。

7、《世界史纲》

《世界史纲》论述了从地球的形成、生物和人类的起源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世界史,对民族的形成和社会发展史着墨尤多。该书是一部既通俗易懂又简洁明了的史学著作,《纽约书评》曾评价它“完成了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8、《我们太太的客厅》

《我们太太的客厅》,作者冰心,最初发表于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1933年9月27日第2期至第10期,后收入小说集《冬儿姑娘》(北新书局1935年5月初版)。

9、《超人》

《超人》讲述了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何彬在开始的时候对一切都很排斥,拒绝交际,后来,由于深夜被一阵凄惨的呻吟声所困扰,他出钱给病人看病,最后被病人的行为感化,从此改变了人生看法的故事。

10、《山中杂记》

《山中杂记》就是用孩子般的天真、固执、极端的语气,谈“海”与“山”的比较,从颜色,从动静,从视野,从透视力,力争“海比山强得多”,甚至诅咒发誓:“假如我犯了天条,赐我自杀,我也愿投海,不愿坠崖”。

而对于诸如颜色的感受与思索却又是成熟的,在颜色的议论里包含了丰富的、哲学的、历史的甚至心理学的内容,文中描写“海”的文字,最能显示冰心的散文艺术个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