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人列宁的故事有哪些

如题所述

关于列宁的故事还知道哪些,请简单写一写

《认真学习》、《诚实的孩子》、《蜜蜂引路》、《列宁怎样作文》、《列宁和卫兵》和《列宁参加义务劳动》.
1978年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课本小学《语文》第七册第4课是《绿色的办公室》,我没学过.二年级时的基础训练里还有一篇文章,讲到列宁在狱中把面包捏成墨水瓶,曾经作为后来课本里的正式课文,题目是《四个墨水瓶》.
近年来的小学《语文》课本上有《登山》和《三只灰雀》,是列宁的故事.
认真学习
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
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
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
列宁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 (第2册)
诚实的孩子
列宁八岁的时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见到列宁都很高兴,拉着他一道去玩.他们在房间里捉迷藏.列宁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只花瓶掉下来,打碎了.孩子们正玩得起劲,谁也没有注意,还是互相追赶着.姑妈听见声音,跑进来一看,花瓶碎了,就问:“是谁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姑妈笑着说:“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大家都笑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
回到家里,列宁躺在床上不说话.妈妈问他为什么不愉快,列宁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叫他写信给姑妈,承认自己说了谎.
过了几天,邮递员送来姑妈是回信.姑妈在信上说:“你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第3册)
蜜蜂引路
一九二二年,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当地有一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请他来谈天.
有一回,列宁想找那个人谈谈怎样养蜂.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知道离得不太远,就亲自去找.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不少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
养蜂的人看见列宁,惊讶地说:“您好,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列宁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第4册)
列宁怎样作文
列宁在中学里学习,功课很好,各科成绩都是五分,年年得到一等奖.他十七岁中学毕业的时候,还得了金质奖章.
老师指定的家庭作文,常常规定两个星期交卷.许多同学往往拖到交卷前一天的夜里,才匆匆忙忙地写出来.列宁不是这样,老师指定了作文题,他当天就动手.他先拟好作文提纲,接着就打草稿.他把打草稿的纸竖着对折一下,分成两栏,在左边一栏里打草稿,并且根据提纲的次序在草稿上标出号码.在右边一栏里,写上许多引文,或者补充许多新的内容.快到交卷的日期了,他就根据右边一栏的材料修改草稿,再写在另外的纸上.最后,他把修改好的稿子清清楚楚地誊在作文本上.
列宁打草稿用铅笔.他把铅笔削得尖尖的,草稿上的字笔划很细,又清楚又整齐.
那个中学的校长就是列宁的语文老师.他常常称赞列宁的作文成绩好.他对列宁的母亲说,列宁作文肯用心思,考虑得很周密;写的文章内容丰富,很明确,很简洁. (第5册)
列宁和卫兵
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一天早晨,朝阳透过薄雾,把金色的光辉洒在高大的斯莫尔尼宫上.
人民委员会就设在斯莫尔尼宫,在门前站岗的是新战士洛班诺夫.班长叮嘱他说:“洛班诺夫同志,你今天第一次站岗.到这里来的人很多,你的任务是检查他们的通行证.列宁同志今天要来这里开会,你千万不能让坏人混进来!”
“是,班长同志.”洛班诺夫行了个军礼,“我以革命的名义保证,一定为列宁同志站好岗!”
太阳越升越高,到斯莫尔尼宫来开会和办事的人真多,有工人,有士兵,有农民,还有学生.洛班诺夫认真地检查了他们的通行证.
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来了.他一边走,一边在考虑什么问题.
“同志,您的通行证?”洛班诺夫拦住了他.
“噢,通行证,我就拿.”列宁急忙把手伸进衣兜里拿通行证.
一位来开会的同志看到洛班诺夫拦住了列宁查通行证,就生气地嚷起来:“放行吧,放行吧!他是列宁!”
“对不起.”洛班诺夫严肃地说,“我没见过列宁.没有通行证,谁也不能进去!”
列宁把通行证交给洛班诺夫.洛班诺夫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列宁同志.他非常不安,举手行礼说:“列宁同志,请原谅,我耽误了您的时间.”
列宁握住这位年轻战士的手,高兴地说:“你做得很对,小伙子!你对工作很负责任,谢谢!”
他又回过头来对旁边那位同志说:“你不该责备他.我们就需要这样认真负责的好战士.革命纪律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我也不能例外.” (第6册)
列宁参加义务劳动
一九一九年可真是个艰苦的年头啊!
那时候,谁要是坐过火车,他准看见铁路沿线有些地方,堆满了被炮火轰坏的火车头,这儿一大堆,那儿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有些还翻了个身,车轮子朝了天.
铁路上轰坏的火车头,河流上破坏的桥梁,城市里烧塌的房屋:所有这一切都得重新建设.
就在这时候,一个伟大的运动展开了:义务劳动.苏维埃人民为了建设祖国,打击敌人,在下班以后,或者在放假的日子,大伙儿集合起来,做不拿报酬的工作.
这个运动是喀山铁路工人带的头.每逢星期六,他们就到铁路沿线,清理火车头和车厢,拣出完好的零件,卸下车上装着的煤和木头.他们干这工作,全是自觉自愿的.他们给国家清理出一大批财物来,可是谁也不拿一点什么报酬.
别的铁路和许多工厂的工人纷纷起来响应,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大伙儿就来参加义务劳动.这个运动很快地推向了全国.因为喀山铁路工人的义务劳动是每逢星期六干的,所以苏维埃人民集体参加义务劳动的日子就叫“星期六义务劳动日”.
列宁赞扬这种主人翁的工作精神,他称颂这种义务劳动是“伟大的创举”,是真正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
一九二〇年五月一日, *** 宣布这一天作为全国的“星期六义务劳动日”.
上午十点钟,克里姆林宫一连放了三声大炮,工人、战士、职员、克里姆林军事学校的学生都到广场上来了.大家排好队,正要出发.
这时,列宁也迈着大步来了.他走到指挥官跟前,行了个军礼,说:“指挥官同志,请允许我加入你们的队伍,参加义务劳动.“
指挥官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说:”请吧,列宁同志,请您站在队伍的前头吧!”
列宁整了整衣角,挺起胸膛,像士兵服从指挥官的命令一样,走到指定的地方.
指挥的人喊口令:“向右——转!开步——走!”
他们的任务是整理克里姆林广场,搬运木头,打扫垃圾.
先搬木头.一根木头两个人扛,太大的就四个人扛.列宁跟一个军人做“搭档”.那个军人老是给列宁细的一头扛,自己扛粗大沉重的一头.列宁发觉了,扛的时候他就先动手.那个军人说:“我才二十八岁,您已经五十啦!”
列宁把粗大沉重的一头扛上自己的肩膀,微微地笑了笑说:“既然我年纪比你大,你就别跟我争啦.”(这一段里的“你”课文中印的是“您”,韩老师让我们改为“你”.原文应当是“您”.)
比较小的木头全都搬走了,要搬非常粗大的橡树木头了.一根橡树木头得六个人用杠子抬.这一次跟列宁做“搭档”的,三个是军事学校的学生,两个是工人.
一个工人看了看列宁,对他说:“弗拉基米尔·伊里奇,这个工作我们五个人干吧!您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呢.”
“这时候,这就是最重要的工作.”列宁说着,就和大家一起抬起木头,很快地向前走了.
休息的时间到了,列宁和大家坐在木头上休息.许多人围拢来坐在列宁的周围.列宁关切地问他们生活得怎样,干什么工作,学习什么.列宁还谈到义务劳动,他说,我们要大力推行这种共产主义的劳动,使它成为一种风气.
大家说说笑笑,非常快活.
晴朗的天,暖暖的太阳照着广场,大家因为跟列宁在一块儿干活,情绪特别高,到处是笑声和歌声,沉浸在幸福和欢乐之中.
列宁参加义务劳动的消息,很快传遍了莫斯科.参加劳动的人们,听说列宁跟他们在一起劳动,都干得更加有劲.这一天,歌声,笑声,欢呼声响彻了每个劳动工地,大伙儿都兴奋地高呼:“乌拉!乌拉!”
从此,星期六义务劳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普及了,因为列宁给苏维埃人民树立了榜样.

名人故事 列宁50字

倔强的人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里,正在列宁的主持下举行重要会议。到会的有俄国各省、市的代表。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又快又好地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生产。代表之一彼得罗夫-索罗金同志在发言。彼得罗夫发言时,不时斜着眼看一看列宁。看列宁是否注意听他讲。突然,他看到:列宁从一叠公文中抽出几份文件,放在自己前面,就埋头阅读起来。彼得罗夫停下来,不讲了。列宁不听他发言使他觉得很难过。他停了下来,可列宁突然说:说下去,同志,说下去。你说:“‘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我省还存在着许多各种各样的缺点。'那么,你省有哪些缺点?你们遇到了哪些因难?”彼得罗夫吃了一惊。列宁竟一字不差地重复了他的话。他继续发言。讲了缺点,说了困难。一面发言,一面又不时看看列宁。列宁在听。过了一分钟,两分钟,彼得罗夫看见:列宁伸手拿了一张白纸,放在前面,开始在纸上迅速地写什么东西。"现在嘛,"彼得罗夫-索罗金明白了,"列宁当然不在听我的发言了。他是那么聚精会神地写东西。" 发言者又停了下来,造成了间歇。列宁离开了纸,转身对彼得罗夫-索罗金说:"说下去,说下去。你说:‘最使我们不安的问题是整顿交通工作。邻省的同志刁难我们。'那么他们在哪方面刁难你们?是哪些省?" 这一次彼得罗夫-索罗金完全惊呆了。甚至一时讲不出话来。老是吃惊地看着主席台,看着列宁。"说下去。"列宁说。彼得罗夫-索罗金继续发言。可他情不自禁地又看了看列宁。看见秘书走到列宁身边,向他低声说了些什么。列宁回答了。秘书又提出了什么问题。列宁又做回答。 彼得罗夫看得清清楚楚:列宁总不能同时既回答秘书的问题,又听他发言。他又来了一次停顿。 "说下去,说下去,"列宁向他挥着手,"说下去,你说:'我们对人民委员会有一个请求。'那么,是什么请求?" 彼得罗夫-索罗金"啊"了一声,整个会议厅都几乎听得见。完全正确,他刚才在讲台上讲的正是这几句话。彼得罗夫一索罗金结束了自己的发言。他对列宁的惊人才能赞叹不已。休息时他在会议厅里走来走去:"真了不起!真了不起!"他对这个讲,又对那个讲。不过大家不知为什么都以责备的眼光看着彼得罗夫。大家都知道列宁的惊人才能,知道他能够同时集中注意力于两三件事,知道列宁各种各样的事很多,每一分钟他都很珍惜。可是碰上了这么一个彼得罗夫-索罗金,在发言时竟3次打断了列宁的工作。同志们对彼得罗夫说,他妨碍了列宁的工作。彼得罗夫很难受。他想立刻跑去向列宁道歉。才走了一步,抬起眼来,看见列宁正从会议厅里走过来。列宁也看见了彼得罗夫。他走近来。 "好样的,讲得好。"列宁对彼得罗夫说。甚至于对他3次打断他工作也加以夸奖:"我看,你是个倔强的人。"彼得罗夫-索罗金不好意思,脸都红了。他觉得,列宁待人非常温和体贴。
钮扣
有一次,列宁发现人民委员会一个工作人员的上衣口袋上掉了一颗钮扣。列宁看到了,没有出声,走了过去。碰巧第二天列宁又遇见了这位同志。一看,他上衣口袋上还是没有钮扣。到第三天也还是没有。只是到了第四天列宁才看到钮扣缝上了。"总算缝上了。"列宁很高兴。甚至连情绪都不知道为什么提高了。那时是国内粮食特别困难的时候,城市和工人区都缺少粮食。农村有粮食,但是农村里的有钱人——富农把粮食藏起来了。 为了保证城市的粮食供应,往国内各地派出了粮食征集队。那位人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就是列宁想说他掉了钮扣的那一位,也被推举担任一个粮食征集队的队长。列宁犹豫不决。人们对列宁说:"他是个能干的人。""是个有功之人。""是个勤勉可靠的人。" 列宁想要提钮扣的事,但没有出声。 那位工作人员带了粮食征集队出发了。过了一段时间,列宁接到报告。报告如此这般地说,那位工作人员不胜任工作,他不能保证弄到粮食。不但如此,富农还把粮食征集队收集的粮食给烧了。 "可是这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人们向列宁报告说,"他没有预先提防,漫不经心,没有及时把粮食可靠地保护起来。" 也有一些人庇护这个粮食征集队的队长:"列宁同志,这是偶然事故。" 列宁听着,他自己则在一张纸上画着什么东西。别人颇感兴趣:列宁在那里画什么?往纸上一看,只见纸上画着一颗钮扣。

有正能量的名人故事都有哪些(比如列宁、高尔基、宋庆龄等)

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 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 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 列宁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小时候是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中,除了其他原因外,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有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挖到了一个屎克螂的窝,里面有很多圆圆的粪球。有个同学问:“屎克螂为什么要把粪球滚到窝里去呢?”大家都答不上来,他把列宁给问住了,他答应第三天把答案告诉大家。他回家后,先是向哥请教,又找来好多书籍查找。

第二天,他带来了答案:原来是屎克螂把狼卵产在屎球上,幼虫孵出来后,即把屎球当食物。同学们都满意地笑了。

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

有一次母亲带着列宁到姑妈家中做客。小列宁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于是,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小列宁因为害怕受姑妈批评,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说:“不是我!“然而,母亲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能主动承认。有一天,小列宁突然在妈妈讲故事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 *** 的。”听说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告诉他只要向姑妈写信承认错误,姑妈就会原谅他。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列宁没有再说谎,长大以后,他也通过诚信这可贵的品质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有哪些关于列宁的名人故事要短

1、列宁爱学习的故事

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

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列宁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小时候是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中,除了其他原因外,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有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挖到了一个屎克螂的窝,里面有很多圆圆的粪球。有个同学问:“屎克螂为什么要把粪球滚到窝里去呢?”

大家都答不上来,他把列宁给问住了,他答应第三天把答案告诉大家。他回家后,先是向哥请教,又找来好多书籍查找。

第二天,他带来了答案:原来是屎克螂把狼卵产在屎球上,幼虫孵出来后,即把屎球当食物。同学们都满意地笑了。

2、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

有一次母亲带着列宁到姑妈家中做客。小列宁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于是,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小列宁因为害怕受姑妈批评,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说:“不是我!“

然而,母亲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

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能主动承认。

有一天,小列宁突然在妈妈讲故事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 *** 的。”

听说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告诉他只要向姑妈写信承认错误,姑妈就会原谅他。

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列宁没有再说谎,长大以后,他也通过诚信这可贵的品质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3、列宁吃“墨水瓶”的故事

列宁因为参加革命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仍然坚持工作,想利用在监狱的时间写一本书。可是监狱里只许犯人看书,不许犯人写字。监狱里既没有纸,也没有墨水,这可怎么办呢?

列宁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用牛奶在书上写字,写完后根本看不出任何痕迹,需要看的时候,只要放在电灯下或者火旁烤一烤就可以看见字了。

监狱里会向生病的犯人供应少量的牛奶。于是,列宁开始装病,牛奶送来后,列宁就用牛奶在家人给他送来的书上写东西。

监狱里的看守经常监视犯人,他们常透过门上的小窗往里看,观察犯人都在干什么。为了不让看守发现,列宁非常小心。他在面包中间抠出一个小洞,把牛奶倒在中间,他管这叫“墨水瓶”。

有一次,看守看见列宁在写字,便凶巴巴地冲进牢房,说道:“这下可抓到你了!”列宁站起来说:“墨水都没有,我怎么写?”一边说一边把“墨水瓶”往嘴里塞。

看守没有找到证据,只好走出了列宁的房间。等看守走远后,列宁赶紧用面包又做出一个“墨水瓶”接着写作。以后,每当看守走近的时候,列宁都镇静地吃掉“墨水瓶”。

列宁就是用这种方法在狱中完成了一些伟大的着作。列宁出狱后,笑着对朋友们说,有一天他在两个小时内吃了五六个“墨水瓶”,把他撑坏了。朋友们听了都哈哈大笑。

列宁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态度,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写作,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高尔基为了读书宁愿挨打

高尔基,前苏联大文豪,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认人,面包师。

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10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那时的学龄前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每天从早晨干到半认。在劳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

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

他说过:“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我想,就是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的。”

由于高尔基一生如饥似渴地读书,勤奋不懈地努力,他写下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海燕》、《鹰之歌》、《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间》、《我的大学》。除此之外,还写了剧本和大量的政论、特写、文艺评论等。

5、高尔基因祸得福

一次,高尔基在烧水时,读书读得入了神,没有发觉水早就烧开了,结果把茶缸烧坏了。这下可闯了祸,凶狠的女主人抄起一根松木棍,不容分说就朝高尔基身上打来,一边打还一边骂,把高尔基打得遍体鳞伤,以至不得不请医生来看。

高尔基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有的地方都渗出了血,木刺都扎进肉里去了。医生从他的背上拔出了十二根木刺,并非常义愤地鼓动高尔基去告发。

女主人这时害怕了,她生怕高尔基去告她虐待罪。马上换了一副可怜的面孔说:“孩子!只要你不去告发我,你提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你说话算数?”

“是的。”女主人无可奈何地说。

“只要你允许我在干完活后可以读书,我就不去告发你。”

女主人极不情愿地答应了。这样,高尔基因祸得福,以皮肉受苦的代价,换来了多余时间读书的权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