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努力前行——都娟名师工作室集中研修班所学所感

如题所述

      2018年10月26日,我从郑州来到濮阳,来到都老师身边。那算是2018年最寒冷的日子了,但是我的心中似有一团火在熊熊燃烧。那团火,源于我们学校罗校长等校领导的支持,源于我们教务处主任们的帮助,源于想早点见到都娟 老师的那份迫切心情。

2018年12月27日   

一、开班仪式振奋人心       

      第一次来濮阳,特别想看看濮阳的街头巷尾。10月27日,早上6:30分起床,吃完早餐,步行来到七中。

      寒风中,七中的范主任早早在校门口等待,倍感温暖。终于站到了都老师旁边,即使就那么站着不说话,也能感受到都老师带来的那份温暖:她非常善于用她的眼神鼓励我们每一个学员,鼓励每一个迫切期待破茧成蝶的毛毛虫们。正如她在报告中所言:打开学生心门的,不是那些抽象的文字符号,而是我们给予学生的那份独有的鼓励和深情的关注!她的眼神真的有魔力。

        在都老师的主持下,都娟中原名师工作室河南省名师、骨干教师培育对象集中研修班开班仪式正式开始。濮阳市教育局师训科王科长、濮阳市第七中学杜校长,也在百忙之中,出席活动并致辞。

          杜校长作为一校之长,却甘愿只作为以工作室为依托的毛毛虫工作坊的一位普通成员,让我对他的虚怀若谷佩服不已。他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每一位学员科学合理规划自己的成长路径,静心悟教,勤学善思,笔耕不辍,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积累,在积累中提升,把教育的热情化为教育的能力,在新时代,有新作为,有新担当。

        正如杜校长常常在毛毛虫微信群里说的那样:年轻不是头上不长白头发,而是头脑里总充满新想法。年近60岁的杜校长,真的是用他的智慧,让他看起来那么年轻而有活力!

        接着,导师都老师介绍了此次研修的目标: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具备人文、社会和科学的通识基础,扎实掌握学科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体系、思想与方法,重点理解和掌握核心素养内涵,具备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育人能力,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合作技巧。本次研修本着“合理安排、精心培养,鼓励先进、大胆使用”的工作方针,采用“集中培训+跟岗研修”的培养模式,采取“听课学习、亮点展示、线上交流、线下分享、定期聚会、私下沟通”的组织形式帮助培育对象实现专业化成长。她希望每一位学员精准定位,自加压力,怀揣梦想,大胆创新,在成长中彰显中原大地教师群体的最美风景,奏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强音。

      开班仪式上的期许,让我这个毛毛虫备受鼓舞和振奋!

二、名师报告启迪智慧     

        开班仪式结束,都老师作报告《读“名师”》。

        都老师谈她在不同成长阶段对名师的理解:有自己的教育故事、打造自己的精彩课堂、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有 自己的教育梦想、有名声名望名气、有影响力等。

        她每个成长阶段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让我感受到:不尝试做些能力之外的事情,就永远无法成长!我们要善于挑战不可能!

        都老师讲述的智障男孩小边的故事,让我潸然落泪:教师的鼓励和赏识如此神奇和有魔力,能够让一个别人都鄙视的生命,找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个故事坚定了我的想法:继续赏识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她给我们讲她和孩子们的故事,她和其他生物老师带孩子们在开心农场劳作,在大自然里奔她给我们讲她和孩子们的故事,她和其他生物老师带孩子们在开心农场劳作,在大自然里奔跑,在花卉市场一起学习等。都老师告诉我们她的教育思想:教育要走进生活。她一直努力让孩子热爱生活,具有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接着她对我们提出了期望,期望我们各位毛毛虫们成为“四有”好老师: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有自己的成长故事、有自己的成长路径!她希望我们能够继承和发扬毛毛虫精神:持之以恒的执着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异想天开的创新精神和精彩他人的奉献精神!

      名师报告启迪我们的智慧,坚定了我努力的方向。

三、听评课彰显中原名师风采

        下午2点,我们毛毛虫们都齐聚在评课室内,等候下午的同课异构活动。两节名师风采课都精彩纷呈。他们超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那种强烈的亲和力,深深吸引着我。同样的授课内容,却又不同的处理方式,这正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真实写照啊!

        授课结束,我们毛毛虫们先进行点评发言,然后都老师做最后的点评。都老师那敏锐的观察力,加上她对教材、课标等精准的把握,点评精准到位,让我佩服不已!她点评中高度肯定了授课老师们的优点。我对她的点评进行归纳总结,梳理出在讲课时需要注意的几点:

1. 教师的基本素质很重要:

        讲授法永远不会被淘汰,这是老师的基本功,老师需要练习嘴皮子,要在课堂上注意语言的规范和抑扬顿挫。

2.老师要有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3. 教师要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落到实处。

4. 一定要讲练结合:一个概念结束,需要几个跟进式的训练巩固概念。

5.注重体验,体验是一种真正的获得:课堂引入聚焦生活,教学过程链接生活,课堂结尾回归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意识到知识是可以学以致用的。

6.注重细节,打造精品。

      精准点评和精彩阐释,让我茅塞顿开,真正感受到中原名师的风采!     

    一天的课程结束,杜校长和都老师亲自把我们一行人送回宾馆。寒冷的冬天里,一直被感动着、温暖着!

        写完这些,已是12月28日凌晨,期待接下来的精彩!

  2018年12月28日

一、省名师培养对象和省骨干培养对象分别展示,各有特色、各显神通

      省名师培育对象和省骨干教师培育对象分别进行展示。作为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我把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探索和校本课程生活化的探索进行了展示,也从展示的毛毛虫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侯艳丽老师在阐述教学主张时提到梁晓声对文化的概括: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都娟老师最后总结时说,这个概括正是老师们应该教给孩子们的,也是孩子们把学校所学的知识遗忘后,留下的东西,这正是核心素养的体现。

二、毛毛虫的微报告,饕餮盛宴、精彩纷呈

        下午,六位名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大餐。连续四个小时的报告,真是精彩纷呈。

1. 濮阳市三中 王彩琴(河南最美教师)讲述《生活最小的点,教育最大的圆》

        她的教育情怀和教育故事多次让我潸然泪下。她是孩子们眼中的芹菜王,她是孩子们的120,她是孩子们的裁缝,更是孩子们的芹菜王妈妈。

      爱会创造奇迹,我一直深信不疑,2019,我将用仁爱之心,和孩子们一起奔跑在求知的路上。

2. 市七中 陈志萍 《班级管理小妙招》

      启发我要善于发现孩子们身上的优点,并进行放大,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赏识教育的路上,我将继续求索……

3. 市七中 闫晓霞 《爱的阶段》

      带领我们走进家庭教育,学会正确的爱自己的孩子。

4. 市七中 刘艳芳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感同身受的帮我们解析教师幸福的内外影响因素。

      她给我们讲了一个王鱼的故事:太平样洋中有一个布拉特岛,在这个岛的水域中,有一种很奇特的鱼,叫王鱼。它本身没有鳞,但有的王鱼会选择另一条道路让自己与众不同,让自己慢慢有鳞。王鱼有一种本领,只要它愿意,就能吸引一些比较小的动物附在它的身上,当然它要给他们一点好处,就是它身上的一点分泌物。后半生时,由于身上的机能退化,这种附属物会慢慢的退掉,使它回到原本的样子。同伴们也不再将当“王”看待,这让饱尝过做“王”滋味的王鱼很失落。它们觉得痛苦、难堪,无法再适应这个水域世界。绝望的王鱼选择了自残:故意冲撞其他鱼类,或往岩石上猛撞,挣扎数日后死去。死时的王鱼,身上红肿、腐烂、眼睛也被自己撞瞎,完全不成样子。

      我们不要学王鱼被身外之物所束缚。2019,我将继续潜心育人……

5. 市七中 韩利冉 《蜗牛在奔跑》

      带我们走进濮阳七中的精彩社团活动,” 你播我评”的特色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让人耳目一新。当然,坚持的辛苦和执着也让我们对韩老师佩服不已。

6. 市九中 李凤婷 《一只“幸运”毛毛虫的歌唱》

      她动情地表达了她的心路历程,这也是我们全体毛毛虫的心声:  跟对人,跟对团队,这是多么的幸运和幸福啊!   

      报告结束,外面已经漆黑一片,我被毛毛虫们的求知精神深深感动。又是被杜校长、都老师和范主任送回宾馆,大家依依不舍,不想分离。

        因为一群人,爱上一座城。

        第一次来濮阳,就爱上了这个城市。

        这里,有让人倍感温暖而有力量的导师,

          这里,是教育智慧碰撞的地方,

          这里是毛毛虫们的家。                       

          在这里,我深刻的体会到:只要初心不忘,教室就是远方;

        在这里,我感受到 毛毛虫破茧成蝶的力量                           

      在这里,见识了“反正有人成功,为什么那个人不是我”的霸气。

      耕耘不问收获,自有一路花香,只要初心不忘,教室就是远方。2019,我将继续奔跑在追梦的道路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