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4开头的火车

k4开头的火车

1、K3/4次列车,是中国铁路的一趟国际联运快速列车,运行于中国北京至俄罗斯莫斯科之间,于1959年6月4日起开行,现由北京铁路局北京客运段国际联运车队负责客运任务。列车使用德国制造的18型及19型客车,运行横贯欧亚大陆,穿越京包铁路、集二铁路、蒙古纵贯铁路及西伯利亚铁路,途径中国、蒙古国、俄罗斯三国,全程7826公里,是中国铁路开行里程最长的旅客列车。其中北京至莫斯科每星期三在北京站发车,运行130小时41分,于星期一抵达莫斯科雅罗斯拉夫斯基站,使用车次为K3次(中国境内)、003次(俄罗斯、蒙古国境内);莫斯科至北京每星期二在莫斯科雅罗斯拉夫站发车,运行133小时31分,于星期一抵达北京站,使用车次为K4次(中国境内)、004次(俄罗斯、蒙古国境内)。
2、
1958年7月28日,铁路合作组织关于协商国际联运旅客列车时刻表会议在波兰华沙举行,会议商定北京-莫斯科间直通旅客列车自1959年夏季起经由蒙古国每周运行1往返。1959年4月8日,中苏蒙铁路代表会议在苏联伊尔库茨克举行,就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旅客列车的开行签订议定书,自1959年6月1日起生效。
1959年6月4日,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旅客列车正式开行,车次被确定为3/4次,由苏联铁路提供车辆并担任客运乘务,列车在集宁站更换转向架。1960年5月24日,由中国铁路提供车辆并担任客运乘务的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旅客列车开行,苏联铁路担当的列车停开。同年5月31日,首趟由中方担任的国际联运客车抵达莫斯科雅罗斯拉夫火车站月台,以交通部长马斯维切夫为首的苏联各界人士到车站迎接。开行之初,中方主要学习苏联的经验,照抄对方的作业程序、排班制度。早年乘坐这趟列车的大多是因公出差的政府官员、代表团,甚至是省部级以上的高级干部。车辆在库内检修时有公安人员把守。故而不少人把这趟车称作“神秘的东方列车”。
虽然1960年代至1980年代间中苏交恶,3/4次列车仍然没有停运,但之间曾发生多次冲突,例如苏联扣押列车上的中国驻苏联外交官。1963年9月7日,由北京铁路局担当乘务的3次列车在苏联纳乌什基站遭到苏联边防和海关人员的无理检查,并在8日驱逐全体中国列车乘务员和旅客。事发后中国铁道部3次致电苏联交通部,要求对方采取措施,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1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外交部长陈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列车全体乘务员,谴责苏方的无理行为。1965年10月12日,集二铁路由轨距1524毫米的宽轨改为1435毫米的标准轨,列车换装及换轮由集宁站改在二连站进行。中苏交恶期间,列车乘务员被要求不得擅自与外国旅客聊天,列车抵达境外车站时,不允许旅客下车拍照留念。中方列车员也怕犯政治错误,不敢和旅客合影,出境时除了《人民日报》不能携带其他报纸杂志。
1990年代苏联解体后,随着中俄关系快速发展和边贸热的兴起,往返于两国做生意的人员逐渐成为这趟列车的主要乘客,尤其是90年代初,坐车的大多是贩卖国际商品的商人,客车变成了“货车”。1998年10月中国铁路实现第二次大面积提速,列车车次在中国境内因此变更为K3/4次快速列车。
2000年代后,K3/4次列车的旅客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从莫斯科到北京来的旅客主要是西方旅游者,为的是欣赏沿途的风光,旺季时常常爆满,一票难求。
3、
K3/4次列车的现行的18型及19型客车车厢为1995年购自德国车辆生产集团(Deutsche Waggonbau AG,简称DWA)下属的阿门多夫车辆厂(Waggonbau Ammendorf),其保留了绿皮车体,车厢内没有空调,供暖来自烧煤,由于途经蒙古、西伯利亚等特殊气候地带,列车一年中有8个月需要供暖,因此往返一趟需要大量的煤,以乘务员添加的煤量来计算,每趟列车上配备27名乘务员,平均每位乘务员往返一次需要消耗4-5吨煤。
列车在中国境内采取16节车厢编组,其中国际联运硬卧车8辆、高级软卧车2辆、软卧车及行李车各1辆,另有3辆硬卧车及1辆餐车为北京至二连间的国内回转车。国际联运列车的餐车为单独加挂,在入国境时挂上、出国境前卸载,由各国各自负责境内路段。此外列车行经蒙古国及俄罗斯境内也会加挂该国餐车及硬卧车厢。
由于中国铁路采用轨距为1435毫米的标准铁轨,而俄罗斯、蒙古两国宽轨1520毫米,铁轨宽窄不同,因此列车每次出入境均需要在中国的二连站换轮库更换转向架。因为换轮和边境检查,所以列车会在二连浩特停3个小时左右。整个过程一般是用起重设备将客车整列抬起,原转向架推出,再推进另一轨距的备用转向架。乘客则一直留在列车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