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思想不好的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3

1. 形容心情不好的文言文有哪些

一、《春愁》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白话译文:春愁难以排遣,强打起精神眺望远山,往事让人触目惊心热泪将流。

二、苏轼《东栏梨花》: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白话译文:我心绪惆怅,恰如东栏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将这纷杂的世俗人生,看得多么透彻与清明。

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白话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白话译文:黄昏时,归巢的乌鸦落在了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小桥下流动着溪水,旁边有几户人家,古老的道路上萧瑟的西风中人牵着一匹瘦马在行走着。夕阳西下,悲伤到极点的人再远离家乡的地方。

五、《虞美人·听雨》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白话译文: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

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孤雁阵阵哀呜。

而今,人已暮年,两鬃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回想起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还是让小雨下到天明吧。

六、《水调歌头》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白话译文: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

2. 能体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思想的战例的文言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例(2009-05-23 11:25:37)

杂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例一之三国“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堪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经典战例。

当时曹操统一北方,底定中原,雄兵百万,夺取荆襄,更兼挟天子以令诸侯,手下谋士众多,战将如云,横槊赋诗,骄横不可一世,大有一战荡灭孙刘,甫定江南之势,可谓占尽天时。同时占据长江北岸,也拥有一定地利优势。

东吴兵力仅有十之二三,能依托者,唯长江天险和训练有素的水军,最终能以弱胜强,也就是凭借长江和水军的优势,火攻奏效。

更为主要的,东吴内部开始时为曹军气焰所震慑,力战还是降曹,主张不一,但所幸的是孙权不仅意志坚定,而且统一思想,联刘抗曹,最终双方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战胜曹军。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例二之战国后期秦赵“长平之战”

当时,战国七雄中,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最强大,君明臣贤。

六国之中五国暗弱(齐、楚、燕、韩、魏),独有赵国自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后,训练出一支强大的新军,与秦实力相当,隐隐已成六国霸主,形成秦赵抗衡之势。

于是在上党地区的长平爆发了震惊天下的“长平之战”。整个战役历时三年,两国均举倾国之力而战。

秦以百年变法为根基,倚仗国力强盛四处蚕食,天下闻强秦而色变,更兼秦昭王一代雄主,威名显赫,文有范雎,武有“战神”白起,秦军战力之强天下闻名,可谓占尽天时。

赵国任用廉颇,凭险据守,两年多秦奈何不了赵,是谓“天时不如地利”。

但赵之新君听信谗言,罢用蔺相如、廉颇一干老臣,启用惯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君不明臣不贤,政治军事上失策。

此时秦却用人不疑,秦昭王亲自坐镇后方,宰相范雎举全国之力亲自督办粮饷,白起算无遗策,文武相得益彰,最终引赵出战,断其退路和粮道,血战之后终胜赵国。此战后,赵再也无法恢复元气。至此,秦独霸一方一统天下的根基基本形成。此所谓“地利不如人和”。

3. 做人做事的文言文

做人做事的文言文最著名的就是 老子的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被人奉为为人处世的经典论述。

原文如下: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译文: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

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扩展资料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参考资料链接:百度百科-道德经

参考资料链接:百度百科-老子

4. 求几篇关于"宁静,思想"的古文

坎普滕的托马斯: 纯朴者是何等有福,因为他们享受着极大的宁静。

三国·诸葛亮: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诸葛亮: 非宁静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梭格: 如果我们自己心中没有自由与宁静,如果我们内心深处和隐藏最深的自我只不过是一潭酸臭污浊的死水,那么争取身外的自由又有什么价值呢?

乔·爱德华兹: 神圣具有美妙、悦人、妩媚、安详和宁静的性质,给心灵带来难以表达的纯洁、光明、平安和欣喜。

华兹华斯: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积累起来的情感。

玛·霍伊特: 是的,穷人的花园里不仅有花草,而且还有仁慈之心和满足之情、宁静的心境和劳累的欢快。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dàn bó yǐ míng zhì,níng jìng yǐ zhì yuǎn

〖解释〗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

〖示例〗我们要做到~。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dàn bó míng zhì,níng jìng zhì yuǎn

〖解释〗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示例〗至于宽闲之野,寂寞之滨,每自寓其天怀之乐,而~,未尝不处处流露。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

马克思: 报刊只是而且应该是有声人民的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它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

塞万提斯: 笔是思想的舌头。

潜夫: 不择手段地追求高级物质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必然是低级的。

马克思: 不真实的思想必然地,不由自主地要伪造不真实的事实,因此也就会产生歪曲和撒谎。

丁·莫尔斯: 成见就是人们脑子里的先前就已经存在的对人、对事物、或是对于某些思想表示赞同或反对的看法。这种原有的看法,成为人们思想上的一种牵制力,由于它的存在,使人除一种单纯的观点外,不能看到或注意到其它事物。

莎士比亚: 充实思想不在于言语的富丽。

培根: 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在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

托·杰弗逊: 传播思想,无损于思想的传播者,同样,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

斯坦尼斯拉夫·安德烈斯基: 创造性思想只能凭借蕴含于其中的非创造性成分才能被人理解。

爱献生: 从各方面对习俗的质疑,是每一个思想水平较高的人的必然发展阶段。

德拉克洛瓦: 打动天才们,或者说鼓舞他们工作的,并不是什么新的思想,萦绕在他们脑中的是那些已被人阐述过却又阐述得不够充分的思想 。

爱比克泰德: 对所有的人来说,思想和行为都源于一个出处,这个出处就感觉。

托尔斯泰: 凡是人,都是一部分依照自己的思想,一部分依照别人的思想来生活和行动的。

绪儒斯: 高尚的思想即使被人遗忘,也不会消亡。

欧洲: 黑夜是思想之母。

西塞罗: 很难说人们的思想能从友好的举止和温柔的言谈中得到多少安抚。

爱默生: 坚信自己的思想,相信自己心里认准的东西也一定适合于他人这就是天才。

培根: 见思想如见其人,见知识如见其思想。

叔本华: 没有深厚经验衬托的广博思想和知识,就像是一本每页仅有两行正文却有四十行注释的教科书。

奥古斯特·海尔: 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语言,而且通常各个时代词汇泊差异要比思想的差异大得多。作家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其他时代的思想译成自己所处的时代的语言。

杜鲁门·卡波特: 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

卢梭: 普通而抽象的思想是人类铸成大错的根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