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同学聚会,穷的不去,去的不穷”你认同吗?

如题所述

同学情,似乎是所有情感中,最令人轻松愉悦的一种情谊了。因为见证了彼此的成长、成熟,也记录了自己的一段唯美时光,每每提及,总会觉得,宛如一块晶莹璀璨的宝石,在记忆的长河里,发出耀眼的光芒。

每次同学聚会,似乎总能让人心潮澎湃,把酒言欢,遥想当年,意气风发。

但随着年岁越长,也越来越感觉到,同学聚会,似乎已经变了了味,变成一个微型版的“名利场”,再也不复清纯。能否洒脱自如地参加同学聚会,还真要看看自己腰包鼓不鼓,脑袋富不富。

因为,穷的人,已经渐渐远离了同学聚会,而去的人,多半不再是一个穷人了。

想当年,同学们都处在同一个人生起点,对于未来的梦想和追求,谁也不敢看轻谁,毕竟,未来可期,每个人都有大把大把的时光和机会,去冲顶属于自己的人生。

可在生活的大熔炉里,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努力程度,千差万别的造化弄人,让原本没有什么差异的同学,渐渐分化出了不同的人生。有的功成名就,早已经是“人中龙凤”,成为大家口中的“传奇”;有的安安稳稳,衣食无忧,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有的却不尽如人意,折腾来折腾去,还是一事无成,日子过得很艰难。

起初,同学聚会,大部分人还能来得齐,也不管彼此之间已有的差别。大家更多的是聊聊从前的往事,回忆青春年少。哪怕暂时失利,也都相互鼓劲,期待来年再见的时候,能够打个翻身仗。

人都是好面子的,一年不行,两年不行,三年还是未能如愿有所好转,再接到同学聚会的邀请,就开始打“退堂鼓”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05

因为说这句话的人本身就是缺乏自信,有自卑的心理,同学聚会本来就是当年同窗同学见见面,聚聚旧,联络一下感情的活动。如果用贫富与否去衡量这次活动,那就偏离了同学聚会的初衷,变味了。

当然也有一些聚会是同学之间暗自比较,窥探别人的隐私,甚至还有同学借着这次见面的机会骗钱,拉同学去做传销的,应有尽有。

每个人的际遇都不同,穷是没有明确界限划分的,就算自认为穷也不能自卑,要有骨气。如果觉得自己穷了,平时就更应该多出去寻求机会,多结交朋友,努力改变目前的现况。

在这个贫富悬殊的年代,大家都没必要因为暂时的贫穷而感到自卑,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志气,只要努力去拼搏,找准适合自己的目标,是可以改变贫穷的。

事实上财富和身体是最容易让人感到自卑的,自卑是源于个人的精神脆弱,内心不够强大,所以一定要坚强勇敢的走出困境。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战胜自己,树立自信心,坚定自己的信念,努力创造更每好的生活。

同学聚会是一次感情的碰撞,大家在一起互相鼓励,正如一个大家庭一样,我每次都很期待下一次的同学聚会,虽然我不富有,但我一定会参加,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相信你也会改变观念,自信地出现在聚会上!

第2个回答  2022-06-05

参加同学聚会的,是“有缘来相会”,也不一定就是“穷人”。同学是个大概念,各阶段学习时,同班的、同宿舍的,同一兴趣组的、同一学校的等等,凡是在念书时见过面,相互认识或有点交际的,也都以“同学”相称。就比如同在一处打工,甘肃的会把所有甘肃人称为“老乡”,又搞个“老乡聚会”。你能说他们都是个穷打工的。说不准他家是“拆迁户”、“养殖大户”,只是不愿过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虫”的生活。出个门来,也许是体验生活,实现自身价值呢!同学聚会也是一个道理,有“缘”去相聚,谁的“家底”谁清楚?

被邀请同学聚会的,都是关系近的,穷人也能去。这里有个真实的例子,他本是个“尖子生”,初三毕业时师范招考试的第二天,母亲去世了。严重的打击是他失去了上师范机会,高考的“定向生”被人顶替,民办教师在师范录取又被“调包”,也算命运坎坷。

几年前,有几个同学要聚会,还邀请了当时初三语文和数学老师。“同学”们商定,一定要把他找来。有两位同学,费尽周折,在30里外的一乡街道打听到了他。

到了酒店,连同两位老师才十个人。除他之外,都是干公事的。只有他是农民,同学都不停地夹菜敬酒。相互间没有恭维和炫耀的话语。倒是说的车贷、房贷的苦。说是同学们,其实只是初三时同一级的,只是他们都上了师范,而他“退出”了。“同学”们都惦记着。他可是地地道道的“穷人”,也参加同学聚会了。

同学聚会是重拾旧好,纯真的同学的情谊没有“穷”、“富”的划分。同学们走出了校门,天各一方,各自求索和打拼,在通讯和信息并不发达的年代,即使关系再好的同学,也只能记住对方的名字及长相。至于现在干什么,过得怎么样一概不知。随着手机的使用,尤其是三四年前微信的兴起,失去联系的同学才一个个续上了线。也就有了同学聚会的可能。

第3个回答  2022-06-05

我认同,毕竟同学聚会很多同学都是抱着炫富的心理。

来聊聊我妹妹她现在二十六岁,老公开个卖手机的店,够一家人日常生活,我妹妹在一超市上班,工资也就两千多,住房子也是租的。但是,两个人在一起还是挺开心的,毕竟知足常乐嘛。

今年春季,妹妹突然联系上班群,成天在群里聊的热火朝天,班上同学一起约定月底聚会,我的天啊,妹妹马上去发廊做了个洋气发型花了一千多块钱,又去品牌服装店买了一套衣服花费接近两千块钱,还去美容院冲了会员做了一个很时尚的妆容又是一笔不少数目,前前后后花费将近一两万,她是眼睛不眨一下,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不想让别人看不起。

可是,同学聚会回到家,妹妹很憔悴,我问她怎么了,她哽咽着告诉我,她的初恋回来了,而且对方开的是玛莎拉蒂,城里房子几套,据说现在一年收入两百万左右,对方现在还是单身,如此优秀的男人,当初为什么要放弃,妹妹始终想不通,为什么要丢掉西瓜捡芝麻。

我安慰妹妹,过去的就是过去了,你现在是有家有孩子的人,要对家负责,对孩子负责,金钱可以为幸福婚姻锦上添花,但是,幸福的婚姻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后来将近半年时间,妹妹才可以放下一切,她又回到以前那个样子了,无论贫穷富贵,知足常乐就好。

其实,同学聚会是为了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学习,但是,因为被有些人误导以后,就彻底改变了,变成了一个炫富的机会,让很多人产生反感。

什么穷的不去,去的不穷,只要大家开心就好了。

第4个回答  2022-06-05

我认同,就拿我身边来说,我身边混的不好的朋友都是不会去参加同学会的,甚至很多都已经跟以前的同学断了联系。

刚毕业一两年的时候,同学聚会可能还是挺单纯的,就是大家分开了,想聚一聚,但是时间久了,同学之间拉开的差距,这个时候同学聚会就变成了一种炫耀。

其实时过境迁,很多人没见,本来同学之间也没有什么感情了,同时交情比较好的同学私下里也会联系,根本不用参加同学会,大家也都还是朋友。

剩下的就是朋友圈的点赞之交,很久不联系参加同学会一般就是功成名就的人的一种炫耀,满足他们的虚荣和优越感。

这种时候那些过的不好,没有什么钱的同学是不会参加的,就算其他同学很和善,他们自己也不好意思,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们对成功的定义就是有钱和有没有社会地位。

混的好的同学通过跟那些过的不好同学比较可以获得一种满足感,但反过来那些过的不是很好的同学,看到以前的小伙伴过得那么好,心里也不会很舒服,甚至可能会产生一种自卑的情绪。

所以慢慢的同学会就只有过的好的,有钱的同学才会去,而那些没有什么钱的同学都不会参加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