銭学森的故事

如题所述

    在美国工作的10多年间,钱学森为美国航空和火箭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美国专栏作家密尔顿·维奥斯特曾写道:“钱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因此,当得知钱学森要回国时,美海军部副部长立即给司法部打电话:“无论如何都不要让钱学森回国,他太有价值了!”“宁可毙了他,也不要放他回国。”

     小神童梦想大英雄
      “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变的,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

      钱学森生于杭州,落地不久便随父母移居上海,3岁时,全家迁居北京。
      钱学森的母亲是个知书达理的女子,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一套。钱学森很小就有自己的作息表:清晨,准时起床,锻炼身体;早饭后,母亲教儿子背诵唐诗;休息时,钱学森自己看一些儿童读物;下午,或者画画,或者写毛笔字。每日如此,从不间断。钱学森天资聪颖、悟性极高,记忆力尤其出众,3岁已能背诵百首唐诗、宋词及一些启蒙读物,如《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还能心算加、减、乘、除。所以,钱家的聪慧“小神童”打小便名声在外,走到哪里都能得到长辈们的喜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钱学森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旺盛。父亲买的儿童读物已经不能吸引他了,他开始将目光转向父亲的大书橱,常常自己抱着厚厚的大书专心致志地看。
      有一天,钱学森问父亲:“《水浒》中的108个英雄,原来是天上的108颗星星下凡的。人间的大人物,做大事情的人,是不是都是天上的星星变的呀?”父亲认真想了想,回答说:“《水浒》是人们编写的故事。所有的英雄和大人物,像岳飞、诸葛亮,还有现在的孙中山,都不是天上的星星,他们原本都是普通人,只是他们从小爱学习,有远大的志向,又有决心和毅力,不惧怕困难,所以就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钱学森听罢大受鼓舞,他说:“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变的,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

     小飞镖蕴含大学问
      “我的飞镖没有什么秘密,我也是经过多次失败,一点儿一点儿改进的。”

      读小学时,男孩子们都爱玩飞镖——它用硬纸片折成,有尖尖的头部和一副向后斜掠的翅膀。做得好的飞镖,掷出去能像燕子一样飞行,还会在空中盘旋一番。钱学森很快成了个中高手,他折的飞镖总是飞得又稳又远,小伙伴们谁也赶不上他。有人不服气,拆开了他的飞镖检查,想看看里边是否搞了什么“鬼”。老师就让钱学森把飞镖复原,请他当着大家的面重新折好,再掷一次。结果,他的飞镖还是第一名!
      老师请钱学森讲解其中的奥秘。钱学森说:“我的飞镖没有什么秘密,我也是经过多次失败,一点儿一点儿改进的。飞镖的头不能太重,重了它会往下扎,也不能太轻,头轻尾巴沉,它向上飞一会儿还会往下栽;翅膀太小飞不平稳,翅膀太大就飞不远,爱兜圈子……”得到秘诀的小伙伴们照他的话去做,果然折出飞行能力更强的飞镖,大家都很高兴。
      最受震动的,还是钱学森的老师。小小飞镖里蕴含了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钱学森无师自通,竟然自己悟出来了。这个孩子不简单啊!
      一个仰望蓝天的孩子,清澈的目光穿越了无数云层……这个镜头,或许是钱学森追逐蓝天梦想的第一次定格。
      20多年后,钱学森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方面卓有成就。“一人能顶五个师”的他,亲手谱写了新中国从“两弹一星”到“神舟一号”的飞天神话,并带领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飞跃太空。

    小细节体现大气度
      “你们谁敢跟我比?到学期末再看,到底是谁的成绩好!”

      1933年,22岁的钱学森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读三年级。在一次水力学考试中,钱学森得到了金悫教授批给的满分。当试卷发回手里时,钱学森自己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错:在公式推导的最后一步,将“Ns”写成了“N”。钱学森立即指出自己的错误,主动要求扣分,并把试卷退给了老师。金教授一看,这个被忽略的错误其实是一个小小的笔误,但他深为钱学森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学品德所感动,便扣掉4分,给了钱学森96分。
      在钱学森求学期间,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上最拔尖的。好到什么程度?在国内不用说,每个学期他都能得到免交学费的奖励。刚到美国留学时,有些同学瞧不起他,老在他面前说中国落后,说中国人抽鸦片、妇女裹脚等。年轻气盛的钱学森听了很不高兴,说:“我们中国现在是比美国落后,但是作为同学,你们谁敢跟我比?到学期末再看,到底是谁的成绩好!”那几个美国人听了直伸舌头,再也不敢说中国的坏话了,因为他们都知道,钱学森的成绩非常好,谁也比不过他!
      有一次考试,一名教授出了很多的偏题、怪题,以至于很多学生不及格。大家气愤不平,认为教授是有意让学生难堪。当集合起来准备抗议的学生来到教授办公室时,他们惊讶地发现,教授早已把钱学森的答卷贴在了门上。不但考卷上的所有题目全部答对了,而且卷面非常整洁清爽,甚至没有一处修改和涂抹的痕迹。这说明他不仅会答,而且毫不费劲,是一口气完成的。教授在卷子上给了一个大大的A,后面还有三个“+”号。想闹事的学生全傻眼

     钱学森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和航天计划的技术领导人,对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开拓性的贡献。钱学森共发表专著7部,论文300余篇。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应用力学
      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和固体力学方面都做过开拓性的工作。与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边界层的研究,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创立了卡门——钱学森方法。与郭永怀合作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②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
      从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钱学森在火箭与航天领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在1953年研究了行星际飞行理论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中,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③工程控制论
      工程控制论在其形成过程中,把设计稳定与制导系统这类工程技术实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钱学森本人就是这类研究工作的先驱者。
      ④物理力学
      钱学森在1946年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的研究,是先驱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改变过去只靠实验测定力学性质的方法,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并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1961年他编著的《物理力学讲义》正式出版。现在这门科学的带头人是苟清泉教授,1984年钱学森向苟清泉建议,把物理力学扩展到原子分子设计的工程技术上。
      ⑤系统工程
      钱学森不仅将我国航天系统工程的实践提炼成航天系统工程理论,并且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还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任何一个社会的社会形态都有三个侧面:经济的社会形态,政治的社会形态和意识的社会形态。钱学森从而提出把社会系统划分为社会经济系统、社会政治系统和社会意识系统三个组成部分。相应于三种社会形态应有三种文明建设,即物质文明建设(经济形态)、政治文明建设(政治形态)和精神文明建设(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应是这三种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从实践角度来看,保证这三种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就是社会系统工程。从改革和开放的现实来看,不仅需要经济系统工程,更需要社会系统工程。
      ⑥系统科学
      钱学森对系统科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⑦思维科学
      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上的一大热门,但学术思想却处于混乱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钱学森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提出创建思维科学(noeticscience)这一科学技术部门,把30年代中国哲学界曾议论过,有所争论,但在当时条件下没法讲清楚的主张,科学地概括成为思维科学。比较突出的贡献为:
      (1)钱学森在80年代初提出创建思维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大部门。推动思维科学研究的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
      (2)钱学森主张发展思维科学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工作结合起来。他以自己亲身参予应用力学发展的深刻体会,指明研究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应以应用力学为借鉴,走理论联系实际,实际要理论指导的道路。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就是思维科学中的基础科学思维学。研究思维学的途径是从哲学的成果中去寻找,思维学实际上是从哲学中演化出来的。他还认为形象思维学的建立是当前思维科学研究的突破口,也是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核心问题。
      (3)钱学森把系统科学方法应用到思维科学的研究中,提出思维的系统观,即首先以逻辑单元思维过程为微观基础,逐步构筑单一思维类型的一阶思维系统,也就是构筑抽象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社会思维以及特异思维(灵感思维)等;其次是解决二阶思维开放大系统的课题;最后是决策咨询高阶思维开放巨系统。
      ⑧人体科学
      钱学森是中国人体科学的倡导者。
      钱学森提出用“人体功能态”理论来描述人体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他认为气功、特异功能是一种功能态,这样就把气功、特异功能、中医系统理论的研究置于先进的科学框架之内,对气功、特异功能的研究起了重大作用。在钱学森指导下,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于1984年开始对人体功能态进行研究,他们利用多维数据分析的方法,把对人体所测得的多项生理指标变量,综合成可以代表人体整个系统的变化点,以及它在各变量组成的多维相空间中的位置,运动到相对稳定,即目标点、目标环的位置。他们发现了人体的醒觉、睡眠、警觉和气功等功能态的各自的目标点和目标环。这样,就把系统科学的理论在人体系统上体现出来了,开始使人体科学研究有了客观指标和科学理论。
      ⑨科学技术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高概括,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科学的社会科学)的最高概括,钱学森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归纳为十个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部门。这十大科学技术部门的划分方法,正是钱学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系统论对科学分类方法的又一创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5
钱学森于1911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是中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是航空领域、空气动力 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以及空气动力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为中国导弹制造与东风系列火箭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23年9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就读。
1929年考入铁道部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机械工程系铁道系,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6月考取清华大学第二届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1935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系,成为世界著名大科学家冯·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的学生,并很快成为冯·卡门最重视的学生。
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学森”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1958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2009年10月31日北京时间上午8时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钱学森大师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在钱学森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老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是伟大的人民科学家。
1950年,钱学森同志上港口准备回国时,被美国官员拦住,并将其关进监狱,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Dan Kimbeel)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 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也不能让他回到中国”。自此,钱学森在一个月内瘦了三十斤左右。(受到美国政府迫害)他同时也失去了宝贵的自由。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美国飞行员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为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1956年初,他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
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5年科学规划的确定,钱学森与钱伟长、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第2个回答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