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外究竟是什么身份?

如题所述

员外就是指正员以外的官员,不过在后来,这些官职可以捐买,所以很多富豪都可以称为员外。

后来就多用来指地主豪绅,明朝以前与科举制度有关,但在明朝以后,与科举制度无关了,变成了一些富豪捐钱就能得到的职务,于是就变成了一种闲职。

新中国成立以后,就渐渐没有了“员外”这个职务,但后来又出现了“候补委员”这个职务,这个职务就相当于古代的“员外”,虽然有一定的变化,但事实上确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至今一直存在这个职务。

虽然古代很多人都被叫做员外,但员外还是分不同的等级的。南北朝时,员外郎是比较高贵的近侍官,隋朝时期,在六部郎中之下设立了员外郎,作为郎中的助理,这个制度一直被延续到清朝时期。

扩展资料

明代员外郎作为六部属官,从初建到定制有一定的变化过程。明初沿袭元朝旧制,设置中书省统领六部,下设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都隶属于中书省。

吏部初置,设总部、司勋、考功三属部,每部设员外郎一人。兵部设置同于吏部。礼部则初设就为总部,祠部,膳部,主客部四属部,部设员外郎一人。户部下设五科,一科,二科,三科,四科每科设员外郎一人,总科员外郎二人。

刑部设总部、比部、都官部、司门部四属部,部设员外郎各二人。初置工部及官属,设总部、虞部、水部并屯田为四属部,总部设员外郎各二人,其余三部各一人,共31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员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30

开篇先讲一个员外的故事。

从前一个老员外,万贯家财,有两个宝贝女儿。大女儿已经出嫁,小女儿待字闺中。老员外视为掌上明珠。

老员外不仅有钱,而且有文采。因此他在择婿时以才智为门槛出题。

条件是以”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为考题,在一首诗中把十个数字按照顺序嵌入。只有答题满意者才当得了乘龙快婿。

一天,来了七个秀才,见题后先后吓走了六个,只剩下一个眉清目秀,风华正茂的秀才。晚饭后这小生见皓月当空,庭院月光如水,池中月影摇动。灵感来了,说老员外,小生对上了您的考题。

老员外说,那就说出来我听听。

秀才说道:

十九月亮八分圆,七个秀才六个癫。

五更四鼓鸡三唱,怀抱二月一枕眠。

老员外听罢笑逐颜开,拍的秀才的肩膀说,连连说好。

这秀才终于当上了乘龙快婿,抱得美人归。

员外,最早指员外郎,官名。

员外为定员外增值之意,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

三国魏末始置员外散骑常侍,晋以后所称之员外郎指员外散骑侍郎(皇帝近侍官之一)。

南北朝时,又有殿中员外将军、员外司马督等,都在官名上加”员外”。

隋开皇六年(586),于尚书省二十四司置员外郎1人,为各司之次官。

唐、宋、辽、金、元、明、清沿其制,以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

当时虽号“员外”,实已在编制定员之内。

明朝以后,员外郎成为一种闲职,不再与科举相关,而渐渐和财富联系在了一起。

只要肯花银子,地主和商人都可以捐一个员外官职来做。

后来在民间对于一些做生意的人,也有员外的称呼。

民间的所谓员外,逐渐成为一种对富人的俗称了。

譬如元代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不是什么员外,俺们这里有几贯钱的人,都称他做员外,无过是个土财主,没品职的。”

又如清《三侠五义》第五十四回:白玉堂却笑着道:“那老儿不要害怕。我非山贼盗寇,不是甚么甚么大寨主。”伴当在旁道:“你称呼员外。”郭老道:“员外在上,听老儿诉禀。”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四章五:“他颇有点员外的风度,招待起朋友来倒还洒脱得很。”

在民间故事中,员外可是个地地道道的主角。

在故事中,员外虽经常被戏谑,但一般不是坏人。

再讲一个员外被拿来开涮的故事。

从前有个员外,很有学问,可是儿子很愚钝,尤其是和别人谈话的时候,常常闹出笑话。

一天,员外收到岳父捎来的口信,说近日要前来探望。可他已经答应了去跟寺里的主持下棋。

于是在出门前教儿子如何回答外公的问题,交代他一定要牢牢记住。

问:你家门前的石狮是哪位石匠雕的?答:小小畜生何劳询问。

问:令尊何往?答:上山与名僧下棋。

问:何时归来?答:早则日暮,迟则与僧同宿。

问:壁上所挂何画?答:唐朝古画。

问:案上所置何物?答:传家之宝,一带一个。

父亲走后,笨儿子不停地背诵着父亲教给自己的回答,很快便烂熟于心。

过了一日,员外的岳父如期而至。于是有了以下对话。

问:令尊大人呢?答:小小畜生何劳询问。

问:令堂大人呢?答:上山与名僧下棋。

问:何时归来?答:早则日暮,迟则与僧同宿。

问:你这是讲的什么话呀?答:这是唐朝古画。

叹:你真可笑!简直是个活宝。

答:这是传家之宝,一代一个!

在古代,令尊指对方的父亲,令堂则指对方的母亲。

员外往往有些品味。

传说某地有个员外,好客爱茶,有一天来了一个衣着不整的老人,进来就要求喝茶。

员外的仆人就招待他喝很普通的茶,他喝了以后说,这个茶不行。仆人就拿了稍微好一点的茶来招待他,他喝完还是觉得一般。仆人看此客不是平常之人,就告诉了员外,员外出来,拿出了上等的茶,泡给他喝。

他说,这个茶还不错,可是如果用我的这个紫砂壶来泡,那味道更好,说着他就从衣服里掏出一把紫砂壶。

二人品尝着用这个紫砂壶泡出来的茶,边喝边聊天,觉着茶香四溢,果真十分好喝。

员外不禁非常喜爱。跟老人说,你这个紫砂壶能不能卖给我?老人说,我如果愿意卖这个紫砂壶,用得着现在这样到处流浪吗?

员外说,那我用一套房子来跟你换这把壶行吗?老人说还是不行,这个壶他根本不想卖。

员外想一想,说要不然,你就不要去别的地方流浪了,你在这边吃住,我们每天饮茶聊天,就用你这个紫砂壶好不好?客人说这个倒不错。

后来每天他就住在员外家里,跟员外泡茶说话,日子过得十分悠闲。

后来有一天,这个老人生了重病,弥留之际,员外跟他商量说,你去了之后,这个紫砂壶就留给我吧,然后我把你的后事办得好好的。老人说可以。

老人走了之后,这个员外突然感到空虚而悲伤。过了些日子,他拿出这个老人的紫砂壶来泡茶,泡完以后,喝起来索然无味。这时候,他才发现是因为对面缺了茶友知音。茶员外将紫砂壶往地上一摔,从此不再喝茶。

东坡有“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诗句。火炉围坐,饮茶谈玄,所谓饮茶,不仅在于茶,更多是在于谈。无人可谈,茶亦无味。

饮茶的境界,在于那种心中氤氲的那种悠远闲雅的情致。

古人在诗词酬唱中也有很多员外的内容。

如唐代韦应物的《秋夜寄邱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

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这个邱员外,则是一种官职。

最有趣的是一首王八员外诗。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是唐代诗人贾至的作品。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这官员姓王,辈分排行第八,所以称王八。在古代,以姓氏加排行称呼的非常多。

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就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临沂的费县有个员外庄,该村建于明代崇祯年间,相传此地原有一座佛爷庙,寺庙的院墙外边住着几户人家,称为“院外庄”。后因为员外在民间知名度很高,所以村子就逐渐被称为员外庄了。

1910年代,清朝灭亡后,员外这个官职就废除了。

那么现在还有没有员外了呢?

小编告诉你,还真有。

一位朋友在大学期间因为相貌富态,举止稳重而被冠之以“员外”的雅号。

至今,其真名远远不如这个员外知名度高。

水浒传中卢俊义就是一位员外。卢员外名俊义,号称玉麒麟。玉树临风,貌如天神。

麒麟黄金枪、麒麟黄金兽、麒麟黄金甲号称河北三绝。武艺高强,富甲一方,慷慨仗义,英名远播。

希望这位朋友珍惜这个员外的称呼。因为,不是谁,都可以随便就被人叫做员外的。

我们所说的绅士风度,某种意义上就有着员外的影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