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节悌礼义廉耻” 详细的解释是什么?

如题所述

忠: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作国民的责任,就是要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也是要忠于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

孝: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悌:是悌敬。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相互帮助。扩而充之,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

礼: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遵纪守法(也包括礼貌)。学生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要敬礼,见到客人要敬礼。不但表面上要敬礼,心里上更要恭敬,这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体现。

义:是义气。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绝无企图之心。

廉:是廉洁。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

耻: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

扩展资料: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是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是儒家倡导的做人的根本,所谓人生八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两千七百年前振兴齐国,成就霸业的一代英才管仲的千古名言,在管仲看来廉耻是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然而事实上廉洁这一品质的养成却远非那么容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3
孝,是子女对于父母的,就是孝敬父母
悌,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
忠,是个人对于国家的,就是忠于祖国和人民
信,是人与人之间的,就是要有诚信
礼,是说人们应该尊守各种规定(也包括礼貌)
义,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
廉,是说人们应该廉洁奉公
耻,是说人们应该知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21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三回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是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是儒家倡导的做人的根本,所谓人生八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孝:
  是孝顺。孝顺父母和长辈,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往大了说,可以是对国家尽忠,这也是大“孝”。孝敬是有感恩之心的基础,是慈悲的基础,是一切美德的基础。所以,有“百善孝为先”之说。还有“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之说,对父母应该无条件地孝敬尊重,就如父母当初无条件地养育儿女一样的用心。
  悌:
  是悌敬。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相互帮助。扩而充之,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谦让。
  忠:
  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作国民的责任,就是要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也是要忠于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
  信:
  是信用。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不可失信用。将来到社会服务时,“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说出的话,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欺骗他人。所做的事,必须要有恭恭敬敬的态度,认真去做,绝对不敷衍了事。
  礼:
  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遵纪守法(也包括礼貌)。学生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要敬礼,见到客人要敬礼。不但表面上要敬礼,心里上更要恭敬,这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体现。
  义:
  是义气。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绝无企图之心。(当然这不是那种狭隘的“哥们义气”,那不是义,那是愚昧而以。)
  廉:
  是廉洁。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
  耻:
  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耻”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道错误就去改过,为当所为,不也是勇的表现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