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的故事30字

如题所述

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李仲揆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变改名为李四光,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生平

李四光的祖父李正范,在县学读过书,以在乡间设私塾为生。父亲李康爵(1862-1922),字卓侯,也是私塾先生。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十三岁(1902年冬)赴武昌求学小学报名时误将年龄十四填入姓名一栏,增添几笔遂改成李四光,取“光被四表”之意,而以仲揆为字。光绪三十年五月1904年赴日本留学,同年参加同盟会,先后在东京弘文学院、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选学“舶用机关”。

1911年毕业回中国。1911年9月到京师参加“海归”考试,以最优等成绩获赏“工科进士”。1913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先学采矿,后转学地质学,1918年5月,他以《中国之地质》的优秀论文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学位,接着到欧洲大陆做地质考察。

1919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回中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兼系主任。

后再赴英国深造,1927年获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中国。1931年3月30日,特派西陲学术考察团理事会理事。1932年9月1日,派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董事。1933年4月20日,派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董事。1936年3月28日,派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董事。

1939年5月30日,派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董事。1942年5月19日,连任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董事。1928年7月至1938年4月任国立武汉大学建筑筹备委员长,后在南京参与创建中央研究院,并任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直至1948年。

同年,获任为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届(数理科学组)院士。1932年曾出任国立中央大学代理校长。

1949年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1952年筹建北京地质学院。1954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5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任主席。

1971年4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扩展资料:

学术贡献

1、对中国北部䗴类化石及其地层意义的研究是中国最早进行的䗴类及石炭二叠系研究。其创立的“䗴”字,用来翻译Fusulinid(一种早已灭绝的有孔虫,属于原生动物),为现在的中国古生物学界所沿用。

2、提出了华东第四纪冰川存在的理论。

3、运用地质力学对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的研究,创建“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的概念。

4、预测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存有石油,后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发现证实其预测。但是对于这一点,在学术界一直有争论,如黄汲清认为是他的大地构造理论指导了大庆油田的发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08
李四光在上学的时候,他的老师就觉得他有很多天分。一天,上对对子的课时,老师出了一道题:独角兽。同学们一见就蒙了,有说大马蜂的,有的说是小壁虎,还有的说是大老虎。各样说法莫衷一是。这时,李四光想了一会儿说比目鱼,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点了点头。他的说法也不是没道理,因为比是成对的意思,和独相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19
太多了,根本写不下
第3个回答  2019-10-24
己15495163546786564815464
第4个回答  2020-11-0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