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学习顺序

幼儿园数学学习顺序

1、让他们认识1~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并学会用这些数字去表示物体的数量。  

2、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  

3、能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可以按照两种属性(大小、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4、认识、比较物体的宽窄,并将物体按宽、窄排序;引导幼儿仿照ABB的规律给物体排序,并能发现规律知道接下去该排什么,中间漏掉了什么。  

5、能从各个方向说出物体的位置,并能区别第几和数量几的不同,如第5和5个是不同的。  

6、能准确说出10以内的单数、双数,感知10以内的单、双数,能分辨10以内最大的单数、双数和最小的单数、双数。  

7、初步理解序数、相邻数的含义,懂得简单的数的守恒。  

8、认识50以内的数字;了解50以内数的连续性。  

9、认读数字11~15,并能对数量是11~15的物体按物取数、按数取物。  

10、认识平行四边形,能在生活中辨认出平行四边形;并能按图形的特征分类并进行简单的分类统计。  

11、能主动、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3
幼儿数学学习,主要分六大模块:
1、集合:教孩子学会分类,帮助孩子感知集合的意义,逐步形成关于具体事物的集合概念,这是计数的前提,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为孩子数学能力做准备。
2、数:孩子总是先口头数数开始,到结合实物数数。从无意义的数字到掌握数的实际意义,认识数字,理解数字,运用数字,最终形成数的概念。
3、量:通过对集合和数的学习,孩子从不精确的集合感知到确切的数量,这是数量由具象化到形象化的过渡,为加减概念打下基础。
4、形:在儿童早期数学启蒙的阶段,除了加减法,还有几何图形的学习。几何在数学中占据很重要的比例,对孩子空间立体思维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5、时:孩子对时钟的认识,可以帮助其形成时间概念,有助于养成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守时观念,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意义。
6、空:空间思维是指识别物体的形状、位置、空间关系,通过想象与视觉化形成新的视觉关系的能力。空间思维对于孩子在学习几何等类型题时能起到有效帮助,对孩子大脑起到开发作用。具备空间思维的孩子能跳出点、线、面的限制,多个角度"立体思考",对其未来社会性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何秋光学前数学”app由江苏知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儿童数学思维训练”创始人何秋光教授共同开发的一款专为3-7岁孩子所设计的数学思维启蒙APP,根据各学龄段儿童生心特征和认知差异,由浅至深,因龄施教。整个课程体系以6大模块、26个知识点、9大思维能力为核心集合了视频、音乐、绘本等多个载体的数学知识内容提高用户活跃度和粘性,无缝衔接幼升小课程。建议可以看看,不用去线下培训班,直接在线授课,孩子爱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