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怎样治疗?

如题所述

【概述】慢性病毒性肝炎,多由乙型或非甲非乙型急性肝炎迁延不愈而成。一般病程在6个月以上要包括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两类,原因尚未明了,可能与患者年龄、营养及免疫状态,治疗延误,过早活动,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
本病与中医“胁痛”、“黄疸”等病有相似之处,慢性肝炎有无黄疸,其成因与正虚及湿热有很大关系。正气不能驱邪外出,湿热疫毒之邪长期羁伏于体内,正邪双方于长期对峙局面,导致病情迁延不愈而成为急慢性肝炎的基本病机。慢性肝炎病变脏腑主要是肝、脾、肾,以气虚、阴虚多见,其病邪除湿热疫毒外,尚有气滞、血瘀。慢性肝炎的治疗,攻邪在于化毒,补正在于护肝,但攻邪不能拔苗助长,补正要防塞碍运化。调气不宜破气,散瘀不宜破血;解毒不宜专任苦寒,化湿不宜过用苦燥,既要调益整体,又要着眼于局部;既活肝之用,又活肝之体。
【治疗】1.肝胆湿热证【主症】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恼,口干而苦,恶心欲吐,腹满胁痛,大便秘结或呈灰白色,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方一】茵陈蒿汤【来源】《伤寒论》【组成】茵陈20克,栀子10克,大黄10克。
【功效】清热利湿,佐以泄下。
【用法】后二药加水500毫升,煮沸10至15分钟后,再将茵陈加入其中,沸后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
【方解】方中重用茵陈为君药,以其善能利湿退黄,为黄疸之主药。臣以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引湿热自小便而出。佐以大黄泻热逐瘀,通利大便,导瘀热由大便而下。三药合用,以利湿与泄热相伍,使二便通利,前后分消,湿热得行,瘀热得下,则黄疸自退。
【按语】上方可酌加黄柏、猪苓、茯苓等清热利湿之药,若恶心呕吐者,加竹茹、黄连;若脘腹胀闷者,加枳实、厚朴;若胁痛较重者,加柴胡、郁金。【方二】三石汤【来源】《温病条辨》【组成】生石膏30克,寒水石30克,滑石15克,金银花15克。
【功效】清热利湿,佐以泄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生石膏、寒水石为君;滑石、金银花为臣。
【按语】如砂石阻滞胆道,宜用大柴胡汤加茵陈、金钱草、郁金;如因虫体阻滞胆道,宜用乌梅丸加茵陈、山栀。
2.湿困脾胃证【主症】身目俱黄,黄色晦滞,头重身困,胸脘痞满,恶心纳少,腹胀,大便溏垢。苔腻微黄,脉弦滑或濡缓。【方一】茵陈五苓散【来源】《金匮要略》【组成】茵陈15克,云苓15克,白术10克,猪苓20克,泽泻15克,桂枝6克。
【功效】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用法】先将后5味药水煎沸后再加茵陈,稍候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
【方解】本方为五苓散加茵陈组成,方中重用泽泻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健脾而运化水湿,转输精津,使水精四布,而不直驱于下。又佐以桂枝,一药二用,既外解太阳之表,又内助膀胱气化。
【按语】上方可酌加藿香、蔻仁,宣利气机;呕逆者,可加制半夏、陈皮;腹胀甚者加大腹皮、木香;若湿热并重可用甘露消毒丹。【方一】茵陈胃苓汤【来源】《丹溪心法》【组成】茵陈15克,云苓15克,白术10克,猪苓15~20克,泽泻15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5克,甘草6克。
【功效】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五苓散利湿化浊;茵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厚朴、陈皮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若初起兼表证,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3.热毒炽盛证【主症】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色黄如金。伴有高热烦渴,神昏谵语,或见衄血,便血,肌肤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数。【方一】犀角散【来源】《备急千金要方》【组成】犀角(水牛角代)1.5~3克,黄连10~15克,山栀15克,升麻12克,茵陈30克。
【功效】清热解毒,凉营开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用犀角清热凉血;黄连清上焦之热;栀子清泄肝经之火;茵陈利湿退黄,升麻助犀角以增清热解毒之功;全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
【按语】可酌丹皮、玄参、石斛,以增强解毒凉血之力。【方二】黄连解毒汤【来源】《外台秘要》【组成】川连9克,黄芩9克,黄柏9克,桅子10克。
【功效】清热解毒,凉营开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中川连、黄芩、黄柏苦寒泄降,清热解毒,其中川连清上、中焦火热;黄芩清上焦火热;黄柏清下焦火热;桅子清泻三焦,导热外出。
【按语】如神昏谵语可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如衄血,便血或肌肤瘀斑重者,加地榆炭、柏叶炭;小便短少不利,或出现腹水者,加木通,白茅根、车前草、大腹皮等。
4.寒凝阳衰证【主症】病程较长,身目俱黄,黄色晦暗,纳少脘闷,或腹胀便溏,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方一】茵陈术附汤【来源】《医学心悟》【组成】茵陈15~20克,白术10克,制附子10克,干姜3克,肉桂3克,甘草10克。
【功效】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温化凝滞,利湿退黄。方中茵陈除湿利胆退黄,附子、干姜温中散寒,佐以白术、甘草健脾和胃。
【按语】本方还可加茯苓、泽泻等利湿之品。【方二】附子理中丸加减【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熟附子10克,人参15克,白术10克,干姜10克,甘草6克。
【功效】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以辛热之附子、干姜温中焦脾胃而祛里寒;人参大补元气,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益气和中。诸药合用,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按语】若腹胀苔厚者,去白术、甘草,加苍术、厚朴;若胸胁刺可用鳖甲煎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5

1.家族性传播。乙肝高发的主要原因是家族性的垂直传播,包括母婴垂直传播和父婴垂直传播两种形式,尤其以母婴垂直传播居多。母亲如果乙肝e抗原为阳性,所生子女如果未接种乙肝疫苗,几乎百分之百会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2.预防意识欠缺。乙肝疫苗已经问世近20年,它是阻断乙肝垂直传播的最佳措施。但是,由于经济条件较差以及预防意识欠缺,尤其是后者的原因,我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始终开展得不够理想。

3.婴幼儿期感染病毒。最初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龄与慢性乙肝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表明胎儿、新生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有90%~95%要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儿童期感染乙肝病毒后,约有20%会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只有3%~6%会发展为慢性病毒携带状态。

4.漏诊。急性期隐匿起病的无黄疸型肝炎比急件黄疸型肝炎容易发展为慢性,这与无黄疸型肝炎患者容易被误诊或漏诊,从而不能得到及时诊治和休息有关。

5.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肾移植、肿瘤、白血病、艾滋病、血液透析者感染乙肝病毒后常易演变为慢性肝炎。乙型肝炎发病的急性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常能破坏患者体内的免疫平衡,也易使急性肝炎转变为慢性。

6.既往有其他肝病史者感染病毒。如原有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变等)或血吸虫病、疟疾、结核病,再感染乙肝病毒后,不仅容易成为慢性肝炎,而且预后较差。

其他还有一些因素,如急性期的肝炎患者过度劳累,酗酒、性生活过度、吸毒、应用对肝脏有损害作用的药物、营养不良、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严重感染或滥用药品等也可使急性转为慢性。

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2个回答  2020-03-05
首先需要对肝功能异常进行治疗,一般需要给予保肝、降酶等处理。如果患者有明显的低蛋白血症,还需要补充人血白蛋白等等。对于慢性肝炎的病因也需要进行治疗,如果是酒精导致的慢性肝炎,需要戒酒。如果是慢性病.毒性肝炎,需要给予抗病.毒治疗,如果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必要时需要使用激素来进行治疗。另外,慢性肝炎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清淡饮食,不要饮酒和吸烟等等
第3个回答  2020-01-21
慢性肝炎:适当补充维生素,治疗乙、丙型肝炎,在用保护肝功能药物的同时可用抗病毒药,如干扰素、抗核糖核酸等。
慢性肝炎并非不治之症,定期随访和经过恰当的治疗可以防止病情发展甚至治愈疾病。
有病不治是不对的,
第4个回答  2019-09-28
注意休息和营养,不要剧烈运动.定期做检查.就没事的, 乙肝患者如何养生调理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像乙肝这类慢性疾病,病程通常较长,而且病程较反反复复。迁延的病情不仅是对患者健康的蚕食,同时更是对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毅力与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