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可以对人物特写吗?

我正准备写《海底两万里》的观后感,想全篇主要描写尼摩船长并赞扬他,问问各位这样写是否符合观后感的要求?急求解!!!
标题大致为:海底两万里观后感——至尼摩船长的一封信

一、聚“睛”会神,观感共鸣
要写
,首先要“会看”电影。也许有人会发笑:只要眼不瞎耳不聋,谁不会看电影?可是为什么许多人看完影片留不下印象呢?更不必说写出感想了。因此,提醒学生在看电影时要“投入”,要让自己沉浸在影片所营造的
里,与主人公同悲欢、共
。同时,还要并用眼、耳、脑各种感官,留意细节。所谓细节,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
,道具的运用,色彩的调度,声音的变化等。典型的细节对展现
、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如
中先后三次出现

,每一次出现都预示着
军队下一次的失败,通过三次
的刻画,将
政权
的局面
地体现出来。观众观看影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视听享受的过程,既是视觉美感逐渐积累的过程,也是情感刺激不断深化的过程。只有聚“睛”会神,我们在观看时获得的感受才能愈丰富、强烈,对影片内涵的理解也就愈深刻、透彻,写
就更有基础。

,要从自己观赏影片的感受出发。可是,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五六倍。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
,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
要写好观后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电影《英雄》运用了音乐与情节的和谐搭配,提高了人们的观看情绪,又用红、黄、蓝这三种色彩清楚地说明了三个不同的故事。音色相配使《英雄》的视觉观赏效果达到了中国
一种新的境界。可是看了《英雄》后,学生认为无法联系实际。我就这样启发学生:那么这部影片中,谁才是
呢?是为了杀秦
以牺牲自己性命的长空和飞雪;还是为了国家、人民能得到统一,而放弃报仇的
和无名;或是为了宏图大业,明明不忍心却狠下心杀了无名的秦王;又或者每个人都是英雄,因为英雄的特质在他们身上都得到了体现?然后我再要求学生用
,针对现今社会,看是否有不同于秦王等大英雄的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
?这样,学生马上想到了当今社会上的各种英雄行为,想到了如今并不太平的世界大势。同学们
,仿佛一下子有话可写了。后来,班上小葛和小陆同学的《英雄》观后感陆续在《
作文》上发表。如今小葛上了名牌大学又进入新闻系学习,也许是当初的鼓励激发了她与文字结缘吧!
引导
感“共鸣”,联系实际写好观后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认识能力,还能起到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作用,比老师严肃地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二、
,挖掘要深
从写作训练的角度讲,观后感属于评析性的
一类。电影观后感,即对影片发表评论,抒发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它又有别于影评:影评--重在“评”,在挖掘了主题之后,应当对主题的成功与否、主题的表现所依赖的环境是否真实,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现实生活以及
的运用是否成功等方面展开评价与论述;观后感--重在“感”,
以抒情、叙述为主,内容多为电影对观众的启发,观众看了影片后的感想等。
在影片中可感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从主题、人物、细节、场面、语言等方面入手;就多部影片来说,有的侧重于思想内容,有的侧重于表现形式,有的截取影片的某个场面、某个
写电影观后感,要选择好角度。一篇几百字的观后感,容量很小,而一部电影所牵涉的内容却很多,切忌
,必须选好角度,把重点放在一个侧面上,这就叫“口子要小,挖掘要深”。选择角度,一方面要看影片本身的特色,另一方面要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地方。角度选得好,对
、选材、构思、谋篇都直接产生
,有利于把观后感写好。
如电影《
》记叙了一个女孩短暂、坎坷而又富有意义的一生,表现了她勇于战胜困难、挫折乃至疾病、死亡的独特经历,讴歌了坚强、善良、乐观的

也可以从细节写起:“‘生命不是质量,而是一个
……’这是影片《
》中张穆然墓碑上的一句话,它的含义或许只有真正尝试过
的人才能体会,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也在消耗生命,你是否体会到你生命中获得了什么?体会了什么?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意义吗?”
三、
,调“兵”遣“将”
写电影观后感,要充分而又妥贴地运用学过的语言。民间有一个给“语言”

:“不是蜜,但是它可以粘住一切。”
也说过类似的话: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电影是一种艺术,电影观后感自然要牵涉到方方面面,没有足够的语言储备,就无法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对影片没有真切而深刻的感受,自然写不好观后感;有了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如果语言贫乏,同样也写不好电影观后感。
比如有一个同学,他在写《
》观后感时,先将整个故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先写张穆然如何跟着父亲从贫穷落后的
农村来到北京求学,再写张穆然在学校中如何被嘲笑,如何进步,接着写张穆然怎样担负起繁重的家务,如何为办理母亲的户口问题一再来到派出所,然后写她突然患病,接受一个个严酷的考验,在病床上怎样写下
,怎样接受
栏目组的采访。最后结尾时才写到:“电影看完后,我感觉到张穆然真是太伟大了,我要向她学习,做生活中的强者。”
针对这样一篇观后感,作者尽管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和语言要求上看,都是不合格的。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语言平淡无味,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球。
(二)
许多同学都害怕写电影观后感,看时激动不已,写时无从下笔,要么通篇复述影片内容,要么
地空发议论。那如何写出
的观后感呢?
一、正确把握文章内容。常见的观后感一般包括三大块内容:1、内容简介。用简单几句话概括影片内容,就像我们平时读了一篇课文归纳主要内容一样,做到既完整又简练。2、发表评论。写这部分时,同学们可向自己提这样几个问题:你对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哪个人物你最喜欢,为什么?哪个场面最使你感动,为什么?只要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深入思考并写下来,就构成了自己对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个镜头的个性评价。3、抒写感受。这是观后感的主体部分,学生往往
,空喊口号。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比较:或将片中人物与自己比较,寻差距,找不足;或与身边熟悉的人相联系,阐发自己的观点;或将电影中的先进事迹与生活中、社会上的现象比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谈感受。在写作时,同学们可简单列举一些亲身经历、
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叙议结合。一句话,只有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和实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二、找准写作的切入口。一部
众多,内容纷繁,情节纵横交错。写作时不能
,必须找到一个切入口展开全篇,好像一条红线将“简介-评论-感受”三块内容串连起来。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方法:1、 选择一个人物。一部电影看完,有的同学对主角赞不绝口,有的对某一配角记忆深刻。不管怎样,只要挑选一个人物,透过其言行举止走入他的内心,由此而发表评论,抒写感受。2、截取一个片断。即选择影片中的一个小故事或一个独立的情节展开。如电影《
》中,表现
一心为民的事例很多。同学们就可选择其中的一个小故事作为切入口,联系实际谈感受。3、描写一个镜头。即采用

的方法,生动描述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一个镜头,引发自己的情感共鸣,进而谈体会说感受。
三、循序渐进写出特色。初学观后感的同学可按照常见的“简介-评论-感受”
顺序
,这样容易上手。有时,“评论”和“感想”可合二为一,边点评边写感受。有了一定基础后可突破固定结构,采用边叙边议边抒情等方式,围绕一条
索,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
可以对人写特写,不过写的人物不要过多。追问

请不要复制,谢谢。 请问观后感中全文主要描写单一人物可以吗?(不侧重于事例与故事梗概,就像是赞歌,但也亦有短小的语句记叙事例)谢谢

追答

可以对人写特写,不过写的人物不要过多。可以着着重描写单一人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22
应该是可以的,从外貌特征以及事迹中感受到尼摩船长的品质及精神追问

侧重于他的精神与心灵品质而不专于故事梗概、情节描述可以吗,就像是赞歌,但也亦有短小的语句记叙事例, 可以吗?谢谢!

追答

可以,稍需一点故事梗概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3-22
当然可以了。追问

你好!请问观后感中全文主要描写单一人物可以吗?(不侧重于事例与故事梗概,就像是赞歌,但也亦有短小的语句记叙事例)谢谢

追答

可以啊。对哪方面有感想就写哪方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