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坐在生活的前排”为题写篇作文

不少于600字、题目自拟。

你是那个坐在前排的人吗
——读《坐在生活的前排》有感
曾经看到过一篇名为《坐在生活的前排》的文章.全文如下——
万教授的课堂上,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的提问.
比如有一次,万教授问道:"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山 "如此小儿科的问题大家当然不屑一答,仅用最低的分贝附和:珠穆朗玛峰.谁知教授紧接着追问:"世界第二高峰呢 "这下,大家可傻了,有人争辩道:"书上好像没有见过!"教授不置一词,再问:"那么,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谁 "不料,此次没有人敢回答了.不是忘记了加加林,而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教授的下个问题,痛苦的是不知道第二个人是谁.教授转过了身,黑板上飞快出现了一行字: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
教授接着陈述了他的一项实验结论.12年前,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毫无顺序地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独自找个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学生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学生似乎特别钟情于后面的位置,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对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最后,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道:"不是说一定要站在最前,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人生中,你们一定要永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呀!"
万教授最后所说的话语,令人琢磨与回味.
由此,使我联想到了一种司空见惯的场景.如果你留心观察,你会发现,许多会场上,只要有空座位,空着的,常常是前几排的那些位子——参加会议的人群中,有为数不少的人,进入会场,只要还有选择座位的余地,他们似乎永远总是习惯性地,有意识地,有目标地挑选会场上那些靠后的,靠边的,甚至是角落里的位子落座.
人们为何如此选择座位 究其原因,恐怕无非就是想拉大自己与主席台之间的距离,以此脱离会议主持人或报告人的"视力范围",从而使自己在会场上可以行动自由,心情放松,进出随意——
行动自由,意味着既可以小睡片刻"养精蓄锐",又可以一心两用"争分夺秒";心情放松,意味着既可以窃窃私语"沟通联络",又可以极目骋怀"神游万里";进出随意,意味着既可以只为点卯"姗姗来迟",又可以悄然遁形"翩翩离去".
值得指出的是,人们不愿坐在前排的原因,自然不会仅仅局限于此——有的人不愿坐在前排,也许是因为个性的羞涩;有的人不愿坐在前排,也许是因为心理的封闭;有的人不愿坐在前排,也许是因为内心的排斥;有的人不愿坐在前排,也许是因为学习的懈怠……
但是,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正如《坐在生活的前排》一文中万教授所说的那样:"不是说一定要站在最前,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
我理解,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坐在前排的人"而言,它代表的是,有清晰明确的远大目标,有坚持不懈的顽强毅力,有旺盛持久的求知欲望,有开放包容的宽广胸怀……我确信,万教授所调查的那些"爱坐前排的学生中", 十年后,"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的原因真的莫过于此!
现今,当目睹许多会场上,常常空着的前排座位时,我再次回味这篇名为《坐在生活的前排》文章,油然而生的是自警,是自醒,是自励.于是,禁不住想在内心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你是那个坐在前排的人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30
撒切尔夫人的故事可以引用
还是自己写比较好
一般网上重复太多
自己的能体现自己的思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30
我的青春我做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