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和古诗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没有区别,古风和古诗即是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扩展资料:

古体诗的特点: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

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

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

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杂言诗也是古体诗所独有的。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

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

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

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难》

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的《牧牛儿》

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

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此外,古绝句在唐时也有作者;都属古体诗范围。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诗。

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但也有些古诗作者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来避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古体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5
古风,一指古代的风俗习惯,多指质朴的生活作风:古风犹存。同时古风也是一种文学载体,不是古体诗。古风只有三类:“歌”、“行”、“吟”例如:《长歌行》,《短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后人引申把诗歌也称为‘风’。另外,唐代以后诗人们作古体诗,与格律诗相对,往往称之为“古风”或在题目上标明“古风”。
古风参考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97/8431723.htm#viewPageContent
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所以来说它们是一个完整的称谓。
举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古诗参考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A0UzxW5kkBWabCyfSNuwvDQQSr1qQ1L_I-9sHqAwzClK2KGGeKgRvcJ89YzqbRIFeuzpW76PFk1AcAZVAtw6ja
所以二者的区别很明显,古风是一种文学体裁,古诗是一种诗歌的总称在形体和格律上就是明显之别。
第2个回答  2014-04-26
古风,诗体别称,即古体诗。《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后人引申把诗歌也称为‘风’。 唐代以后诗人们作古体诗,与格律诗相对,往往称之为“古风”或在题目上标明“古风”。 例如李白作有《古风》五十九首。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 “古诗”的原意是指古代学者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
第3个回答  2014-04-26
古风又称古体诗,古风分五言古诗(五古)和七言古诗(七古),它与律诗(又称近体诗或今体诗)是对立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4-26
古风是:古人之风。指质朴淳古的习尚、气度和文风,也指质朴的生活作风 这个山村的人衣冠简朴,古风犹存 也可以说是古体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