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词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2-03
所谓词牌,就是指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词牌数目,大约有八百七十多个(包括少数金、元词调).

  词的内容多数已与词牌的意义无关。事实上,从北宋开始,词人在词牌之外,往往另加题名或序言以说明词意。

  至于各词牌的出处,只有少数是可以考证的,绝大部分已无法弄清其来历了.

  但一般而言,词牌的产生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原来的乐府诗题(如"乌夜啼","长相思"等)

  ⑵唐代教坊乐曲的名称(如"浪淘沙","西江月"等)

  ⑶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如"临江仙"----原写水仙,"双双燕"----原咏燕子等)

  ⑷取别人诗句中几字(如"醉春风"----李白"丝管醉春风","看花回"----刘禹锡"无人不道看花回"等)

  ⑸取某些历史故事(如"解连环"----出《庄子》"连环可解也","塞翁吟"----出《淮南子》塞翁失马等)

  ⑹取本词几字(如"忆秦娥","占春芳"等)

  ⑺词人自制,如柳永,姜夔等本身就是作曲家,他们作的曲自己填上词,再根据词意自定;

  ⑻用原有词牌,增字数后改称(如"甘州令","浪淘沙慢"等)

  ⑼根据词的字数定(如"三字令","十六字令"等)

  ⑽有综合两个词牌定的(如"江城梅花引"等)

  ⑾用人名(如"西施","虞美人"等)

  ⑿用地名(如"南浦","伊川令"等)

  ⒀用乐调(如"角招","四犯令"等)
第2个回答  2013-12-03
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一些词牌,除了正名之外,还标有异名,或同名异调。
第3个回答  2013-12-03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第4个回答  2013-12-03
就是宋词的词牌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