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评论

急需政治评论5篇,字数不限,要近期的
不要政治评论家写的,也不要太有名的,可以作为作业的~谢谢

中国“大部制”改革的前景

中国国务院最近决定实施“大部制”,政府机构改革正在落实。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大部制”其实早已实施。笔者所在的英国是最早实行“大部制”,被公认为“西方政治体制的标准典范”。但英国的“大部制”改革花费了约30年的时间才得以完善,不妨拿来比较参考。

1964年,英国政府首先将国防部、海军部、陆军部和空军部合为国防部;1968年又合并外交部和联邦事务部组成外交及联邦事务部,同时将卫生部和社会保障部合并为卫生与社会保障部。到了70年代,席思(禧斯)首相的保守党政府对国家机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由于各执政的理念不同,机构改革几经反复,增设、削减或合并的步骤都有。

英国也有大部制

去年布朗上任后,将教育系统分成两个较小的权力单位,一个致力于解决儿童和家庭教育问题,另一个着重于科研、创意和高校。此外,还将原来的贸工部扩充为商业及能源部。目前,英国政府共有21个机构,其中的15个机构主管常规的具体事物。

“大部制”要求政府部门的横向覆盖更宽泛,但纵向层级减少,即政府管理体制纵横架构的科学化。1974年英国实施新的《地方政府法》,将英国分为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大区域,并重新划分了各区域的郡和区。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继续推行地方政府改革,1986年4月实行的新《地方政府法》取消六个都市郡议会和大伦敦议会,转交职权给区议会和新的联合委员会等机构。

1997年5月布莱尔上台执政,主张权力下放,将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三个区域组成了具有自治地位的一级政府。1999年7月苏格兰和威尔士开始正式运作几百年来首次选举产生的地方议会。其后,2000年的新《地方政府法》对地方政府作了重大改革,加强了议会的执行机关和行政首长的权力。2000年5月大伦敦地区举行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伦敦市长,改变了沿袭一百多年的地方议会的委员会制模式。

纵横权力架构同时改革

中国几十年来都是中央高度集权,有一定优势,符合过去的实际,但也逐渐成为一种弊端。很多地方可以解决的问题都要集中到中央,权力集中到中央,矛盾也会集中央。十七大之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经济同世界越来约接轨的情况下的,对政府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政府架构必须更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进行了五次政府机构改革。对比英国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先前的机构改革和现在实施的“大部制”都是在层面上进行的,即在国务院机构调整的同时,地方政府机构也会随着进行相应变化。只有横向与纵向体系构架的合理结合,权力和权利才有可能更科学、合理地配置,中国政府机构的改革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那么,什么是政府机构纵向体系构架呢?其实,英国政府机构改革大体也是纵横体系同时进行构架的。与中国相比,英国各级政府的关系显著差别在于:一是各地方政体之间互不隶属、高度自治,虽然大小不一但并无级别高低之分,地方是平等的自治体;二是政府机构组成千差万别,职权大小也多不相同,比如有些地方还设有社区政府,形成三级体制;三是多数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都由选民直接选任,民选官员对选民负责,不对国家、郡以及所在的其他政府负责。英国地方政府制度改革调整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将权力下放,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自治权,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运作效率。
就世界范围而言,美国的情况和中国最为相似。美国政府现有15个部级部门,纵向上分为三级: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州不是地方政府,因为他们与联邦依照宪法分权而治,并无中国的那种行政隶属关系。三个层级和“大部制”是当今发达国家政府管理的主要构架。

须有配套措施

中国目前的行政现状是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地市级政府、县级政府。省级政府的辖属过大。横向覆盖更宽的“大部制”虽然可以减少部门之间的阻力,但由于层级过多,可能会抵消大部制改革带来的高效率。

如今全球化的步伐加快,这要求政府对很多事务的处理要快捷高效,需要分解部分权力。分解权力也是分解权利。纵向改革的实质是权力的下放,或者说是权利的分置和下移,这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重心下移是一致的。纵向体制改革的中心是要缩小省级政府所辖,增多省级区划和扩大城市行政集群,从而减少行政区划层级(扁平化),使地方政府有能力自治,中央政府则更多地关注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和平衡协调监督等事务,从而也使民主和政治体制改革更具有实质性内容和载体。

中国政府的机构改革可以借鉴英美模式,这也需要解放思想。其实,中国目前的国家行政构架已经具有“联邦’性质,香港和澳门是特区,台湾问题也可以按照联邦的做法,形成中央政府、省政府、地方政府三级架构。

机构改革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启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时,须尽快与国家行政纵向构架的改革相配套,这样“大部制”改革才会彰显出作用力。

先叙述从现象,再深层次剖析本质,得出评论人的看法,分析结果、影响、意义,以及解决的措施

人民网,环球网,南方周末,凤凰网挺多的,以下是截取人民网最新的政评:

党代表任期制推动党内民主

高福生

党代表任期制在经过20年地方试点后,终于在全国层面破题。中共中央近日印发《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按照条例,党代表应邀可列席同级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并发表意见,这意味着党代表在五年一届的党代会闭会后,在5年任期内仍可继续行使职权。(7月18日《新京报》)

在笔者的印象中,不少人对“人大代表”情有独钟,而对“党代表”却不是很在乎。原因就在于人大代表和党代表在履职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人大代表实行任期制,一般为五年一届。任期内,人大代表享有广泛的权力,可凭其法定身份,履行代表的权力和职责,如对重大事项进行表决,对政府工作提出质询和建议,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议案,就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调查,以及在人大召开期间对政府重要官员行使罢免权等。

同样是“代表”,党代表却是“五年开次会,会期三五天,举举拳头,画画圆圈,闭会以后就靠边”,在很多时候仅是一种“政治荣誉”而已。君不见,在当届党代会落下帷幕之后,一些地方党委年度重大事项的决策,均由该地该届党委的某次全会取代,参加全会并拥有表决权的,均系地方党委委员以上的党代表,一般党代表应有的提案权、调研权、列席权、监督权、评议权、干部民主推荐权等职责与权利基本处于“空置”状态,成了典型的“一次性代表”。

党代表的这种尴尬身份和角色定位,副作用十分明显,不仅阻碍了基层普通党员与领导干部之间的沟通,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而且极易使党内权力高度集中,让“一言堂”有了制度生存空间,引发“绝对腐败”。窃以为,在现有国情下,要使“绝对权力”导致的“绝对腐败”寿终正寝,实行党代表任期制,是推进党内民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举措。因为,任何权力唯有在多数人可以参与、监督、制约的基础上才最靠谱。

让人欣喜的是,中央一直在朝着这方面持续努力。早在1988年至1989年,中组部先后选择了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等12个市县,进行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十六大后,又在四川雅安的荥经县和雨城区、眉山市、自贡市大安区等近20个市(县、区)进行试点;在党的十七大上,党代会代表任期制首次写入党章。而今,《暂行条例》正式发布,表明党代表任期制已从局部试点走向全面推广。

从“一次性代表”到“天天代表”,党代表任期制在历经20年风风雨雨后破茧化蝶,绝非简单的“身份”之变和文字游戏,而是党代表权力职责和义务责任的一次大“扩容”,拓展的不仅仅是党代表会议以外的履职空间、时间属性、选举属性,以及经常性参政议政的主体地位,也让党内民主在党代表大会制度的框架内有了具体的实现形式,是激活党代表资源、优化党内民主的重要举措,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式意义。

当务之急,一是要改革和完善代表选举方式,通过党组织推荐、党员推荐和群众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代表候选人,提高党代表的公认度;二是要明确、细化和强化党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党代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切实加强培训,注重在党代表工作实践中提升代表素质,提高议事能力,进而增强他们履行职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是出台党代表行使职权的保护机制,保证党代表在行使相关权利时没有后顾之忧。

如此多管齐下,方能形成党内决策科学、民主监督有力、党代表作用发挥充分的运行机制,更好地发挥党代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使我们的党代表真正告别“一次性代表”,成为“天天代表”、“履职代表”。(原题:《从“一次性代表”到“天天代表”》)

http://uwants.com/index.php 这里很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09
自前副国防部长沃尔福威茨(Paul Wolfowitz)提出他声名狼藉的保证:伊拉克在相对短时间内就可以资助它自己的重建,已经过去五年了。如今,这个预言的一部分终于要实现了。伊拉克有大量石油金钱。但它仍然没有把钱用于重建。

联邦分析家周二(8月5日)报告说石油市场已经给伊拉克带来财运,伊拉克拥有世界第三大石油储备。政府责任办公室的这份报告称,从2005年到今年年底,估计伊拉克已经赚取至少1560亿美元的石油收入,积累了可能高达790亿美元的预算盈余。这些盈余大约有290亿美元堆积在伊拉克银行,以及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一个基金里(用于伊拉克发展的基金)。

事实上,由于美国国会愿意继续给布什灾难性的冒险写空白支票,伊拉克人没有花自己的钱的动力。在2003年以来,国会已经划拨480亿美元用于伊拉克重建,并承诺主要用于石油、电力、水和安保项目的近60亿美元。

与之相反的是,在2005年和2007年积累石油财富的期间,伊拉克只有39亿美元的预算用于重建。而用于维护美国和伊拉克负担经费的项目的数额就更少了,例如道路、桥梁、建筑、水电安装项目。这令人严重质疑,如果这些资本投资没有得到恰当的照管,为什么当初要作出这些投资呢?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布什一个最灾难性的入侵决定。美国不妥当地解雇所有跟萨达姆的复兴党有关系的人,耗尽了伊拉克官僚阶层当中有技术和经验经营一个大约有2700万人口的产油国的人员。

国会调查员发现,伊拉克如今缺乏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士,以准备和制定预算,征集、奖励和监督资本项目。美国必须加倍努力帮助伊拉克建立这方面的能力,包括让一些已经逃离这个国家的有技能的伊拉克人回来。

美国人要为汽油支付历史性的高价,伊拉克的口袋里装满了利润,但美国人还要承担伊拉克重建,国会最终失去了耐性。如参议员军事委员会成员民主党列文(Carl Levin)和共和党华纳(John Warner)一样,我们质疑五角大楼花3300万美元紧急资金支持巴格达国际机场一个经济区的决定。伊拉克已经承诺给该项目提供4480万美元,但它应该全部负责。

伊拉克重回石油业务,这对伊拉克和世界经济而言都是好事。但伊拉克要完全承担自己和自己未来的责任的话,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必须许包括花它自己的钱满足它自己庞大的、未兑现的重建需要。

参考资料:www.stnn.cc

第2个回答  2008-08-0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