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江称为江,黄河称为河?江和河有什么区别吗?

如题所述

每个中国人都知道,长江、黄河都是中国最大的河流,有代表性的河流,被叫做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问题来了,同样是河流,同样母亲河,为什么叫法不同?

黄河名字的由来

首先来说,黄河流经的区域,中下游土质都比较疏松,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的,汹涌的河水冲刷着两岸的土地,卷进了大量的泥沙,导致河水浑浊。

其次由于两岸植被被冲刷,河道淤积,一直泛滥成灾,成为地上河,河道经常改道,河水变黄,所以叫做黄河。

从字面上讲,“可”有负荷,肩扛重物的意思,而黄河由于经常泛滥,古代人们一直在不停防涝减灾,加固河堤,治理洪水,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开始人们千百年来都是在治理黄河,而”æ²³”字的甲骨文就是个象形文字,象征一个人拿着着石斧在河边梳理河水,也就是说在治水,所以“æ²³”的原意就是指人工治理而形成的径流,这就是黄河名字的由来。

长江名字的由来

"江"跟“æ²³”和区别,是由于它的河道稳固,大多是在山川之间冲刷而成,南方气候适宜,两岸的植被丰茂,非常规则,不会形成洪涝,不需要人工治理。

江字跟畺的含义相同,"畺"即"边疆"、"疆土"、"国家"之义,与祖国文献上所说的边疆、疆土、国家的"疆"之"畺"同音(所谓"边疆"的含义就是"应该属于国家所有"的意思,领军者古人称为"共工氏"。

而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最有代表性的河流,全长6300余公里,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长度又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三大河,所以把它叫做长江是当之无愧的。  

江与河的区别

一、南方的河流大多被称为江,中国中部的河流一般叫做河,比如珠江、湘江。

北方的河流一般叫做河,比如淮河、漳河、滹沱河。

东北的河流也多称"江",如黑龙江、牡丹江、图们江、乌苏里江 、松花江、嫩江。

西北的河流也多称"河",如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

二、注入内海以及湖泊的河叫河,注入大海的叫江。

比如黄河的水最后注入渤海,所以人们管它叫河;辽河的水最后注入渤海,因此也叫河;而塔里木河,最后河水注入罗布泊,所以也叫河等等。

而人们通常把那些注入外海或大洋的河流叫江。例如: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它最后注入黄海,所以叫江;而珠江最后的归宿是南海,河水注入大海也被叫做江等等。

属于大江支流,流入大江的南方河流一般也叫做江,比如湘江。

岛屿上的河流,不管它最后注入哪里,都叫河或溪,比如:万泉河,浊水溪,大甲溪等。
而我们对于外国的河流,不管它有多长,最后流入哪里,我们都把它翻译为河。例如:尼罗河,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勒拿河,叶尼塞河。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朝鲜半岛的河流叫江,主要是因为我们跟朝鲜是邻邦,它曾经是中国的属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长江是江,而黄河却是河的原因在于古代的人把二者流入之地的不同进行了区分,一般来说,古时候的人把注入外海或大洋的河流叫江,而把注入内海或者湖泊的河流叫河,而这也是长江和黄河各自由来的根本。江和河的区别并不大,他们最大的区别应该就是流量的大小以及流入的终点有差异,其实,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意识点,那就是江要比河更大,虽然这种想法并不是绝对的,不过它的存在还是有着一定的道理的。

在古代的早期,没有河流的名字,人们称所有的水流为川。在古代,这个词的意思是描述一条相对较大的河流,后来,它逐渐发展成“江”的称法。因此,“江”字的发展早于“河”字。那时有川,有河,有江的各种称法,逐渐便发展到了河流和江流的区分。在古代,起初,河水特指黄河,而江水特指长江。后来,人们对各地区进行考察时发现,南方的大部分河流叫江流,如长江、珠江、汉江等,西南和东北的大部分河流也叫河流。北方河流较多,如黄河、淮河、海河等,西北的大部分流域也叫河流。

从本质上来讲,江和河的区别并不大,之所以在国内有着一定的区分,也是因为古代的国人固有的思想观念所成。对于国外的河流,无论长短,无论流入内海还是外海或海洋,一般都称为河流,但很少称为江流,如尼罗河、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莱纳河、叶尼塞河、欧比河、圣劳伦斯河、拉普拉塔河等。即使它们有被称为江流的,不过它的由来或多或少也与古代的中国有关, 不论是长江还是黄河,它们的名称只是古代的人对它们的一种冠名罢了,至于为何有这个区别,时间已久,这个真的不好肯定。

任何事物的名称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们的由来或多或少都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不过最根本的还是在于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18
“江”的最初本义是指:长江,如同“河”是指黄河。江河的区别可从两个角度来看:

① 地域上的区别(南“江”,北“河”)

比如中国南方的河流多称为“江”,例如:长江、珠江、钱塘江、岷江、怒江、金沙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漓江、丽江、九龙江等等。可见南方人一般习惯把河流称之为“江”。

北方的河流人们多称为“河”,例如:黄河、淮河、渭河、经河、洛河、汾河、青河、辽河、饮马河、沁河、柴达木河、塔里木河等等。可见北方人习惯把河流称之为“河”。

人们对江河名称上的划分区域和传统南北划分略有不同
西藏、四川、重庆、湖北、江西、浙江(含)以南多称“江”,以北多称“河”。这是南方北方对河流命名习惯上的区别。

② 规模上的区别(大“江”,小“河”)

虽然有地域的大致划分,但凡事没有绝对。人们在对河流命名时也会根据河流的大小规模来区别称之为“江”或“河”。

我们看看例外:北方的嫩江、鸭绿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南方有象浏阳河之类的河),这些河流在北方被称为“江”,而这些“江”的共同之处在于长度、流量、流域,规模上是较大的,所以除了地域对河流命名的习惯外,人们通常会把一些小的河流称为“河”,而对于大一点的“河”人们习惯上称之为“江”。

综上所述,我们大致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看江河的命名与区别,也很感谢楼主提出这么好的问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6-04-22
知道为什么河流有的叫江有的叫河吗
人们习惯上说大江大河,但是对于江与河,在什么时候叫江,什么时候叫河,大多不知道。现在我把我挖掘到的关于江河区别的知识,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般情况下,在我国境内,通常把注入内海或者湖泊的河流叫河。例如:黄河,注入渤海叫河;辽河,注入渤海叫河;塔里木河,注入罗布泊,也叫河,等等。而通常把注入外海或大洋的河流叫江。例如:长江注入黄海,叫江;珠江,注入南海叫江,等等。我们也可看一下其它的河流:黑龙江,珠江,乌苏里江,怒江,萨尔温江,钱塘江,雅鲁藏布江……。
当然,中国大陆的河流名称有这个特点,而习惯上,把我国岛屿上的河流,无论其注入哪里,都叫河或溪,例如:万泉河,浊水溪,大甲溪等。
而对于外国的河流,无论其长短,是注入内海、湖泊,还是外海、大洋,一般情况下都叫河。例如:尼罗河,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圣劳仑斯河,拉普拉塔河,……即便注入大洋,但仍叫河。在外国的河流,叫江的极少。即使有,也与我国有关,例如:黑龙江,图们江,乌苏里江,怒江……而外国的河流,唯有朝鲜半岛的河流叫江,其原因是在很长时间内,它是中国的藩国,向中国纳贡,与中国关系密切。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种观念:世界的中心是中国,中国为正统,面积最大且最富有,而其它诸国均为番邦、蛮夷,微不足道,这就导致人们认为他们的河流也短,只能流入小的湖泊或内海。当然,这只代表古代中国对世界的看法,不代表当今中国人的观点。
第4个回答  2022-04-18
只能说明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同一件事可以用不同的文字更深刻更准确的去表达,江河川溪,能概括的表达出水量的大小,国外表达就单一了,就一个字,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