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老子见过几次面?

如题所述

有记录的有三次
所以说应该是大于等于三次
第一次,据《礼记。曾子问》记载,孔子说他曾经随从老聃在 巷党这个地方办理丧事,遇到了日食,老聃告诉孔子如何应变。 巷党,是鲁国地名。老聃,即老子,不知何故在周王朝丢了官,来 到了鲁国,以办理丧事为谋生手段,孔子这时跟随老子学习丧 礼。孔子与老子这次见面发生在何时,学者们意见不一。清代 学者阎若璩《先圣生卒年月考》,根据老子、孔子二人治丧过程中 遇到了日食的记载,考证时在鲁昭公二十四年,孔子34岁。当 代学者孙以楷教授《老子通论》考证认为,时在鲁昭公七年,孔子 17岁。应该说,孙以楷教授的考证结论更为合理。
第二次,据《史记。 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与南宫敬叔一起到 东周洛邑访问,借此机会,孔子拜访了担任周守藏史的老子,向 老子请教有关礼的问题。关于这次见面的时间,学者们多有考 证,一种说法认为是鲁昭公十五年(前527年),孔子25岁;另一 种说法是鲁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年),孔子31岁。 通常以第二 种说法为是。
第三次,据《庄子。天运》等篇记载,孔子51岁时,老聃被免 去周守藏史的职务,回到故乡宋国沛地相邑,孔子与弟子前往沛 地相邑拜见老聃,二人讨论了天道的问题。《庄子》一书多寓言 故事,其中所记未必是历史事实,但有学者认真考察了《在子》书 中有关孔子的记载,发现基本上符合孔子的思想学说和生平事 迹,大致可信。 但是,就孔子、老子二人这次见面来说,《庄子。天运》篇明确记载“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 见老聃”,却是有问题的。孔子51岁开始从政,出任中都宰,政 务繁忙,这一年孔子大概不会出游。另外,孔子自述“五十而知 天命”,《庄子。天运》篇却说“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明 显与孔子的自述不合。 因此,孔子、老子二人这次见面的时间, 不会在孔子51岁时,很可能是在孔子周游列国期间的某一年。
除了以上三次见面以外,孙以楷教授认为,孔子、老子还应 该有两次交往,即二人见面交往应在五次以上。总之,孔子、老 子两位天才见过面,并且见过不止一次,这是确定无疑的。但 是,由于文献记载的缺失简略,二人见面的细节,如时间、地点以 及讨论的话题等等,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考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2
历史记载有三次。
第一次,据《礼记。曾子问》记载,孔子说他曾经随从老聃在 巷党这个地方办理丧事,遇到了日食,老聃告诉孔子如何应变。 巷党,是鲁国地名。老聃,即老子,不知何故在周王朝丢了官,来 到了鲁国,以办理丧事为谋生手段,孔子这时跟随老子学习丧 礼。孔子与老子这次见面发生在何时,学者们意见不一。清代 学者阎若璩《先圣生卒年月考》,根据老子、孔子二人治丧过程中 遇到了日食的记载,考证时在鲁昭公二十四年,孔子34岁。当 代学者孙以楷教授《老子通论》考证认为,时在鲁昭公七年,孔子 17岁。应该说,孙以楷教授的考证结论更为合理。
第2个回答  2019-02-18
不知道。你说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