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人物名字的词牌名有哪些?

如题所述

带有人物名字的词牌名有:暗香、卜算子、采桑子、钗头凤、长相思、丑奴儿、捣练子、定风波、芳心苦、风入松、花犯、浣溪沙、浪淘沙、酹江月、临江仙、六丑。

1、暗香 

词牌名。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个月,石湖拿出诗笺,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作者填写了两首词。石湖吟赏不已,命两个歌妓演唱,音调节律和婉,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 

2、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3、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4、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5、长相思 

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6、丑奴儿 

词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7、捣练子

词牌名。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 

8、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9、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0、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11、花犯 

词牌名。周邦彦自度曲。“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12、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13、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14、酹江月 

即念奴娇,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 

15、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曲常用于咏水仙。 

16、六丑 

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08
1、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眼色媚人》)。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果然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百灵放歌,活泼泼如鸳鸯戏水。玄宗龙颜大悦,遂将此曲定名为“念奴娇”。

2、虞美人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冰》。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虞美人”因以为名,逐渐演化为词牌名。

3、阮郎归
出自东汉刘晨、阮肇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的典故。《神仙记》载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留住半年,思归甚苦。既归则乡邑零落,经已十世。曲名本此,故作凄音。


4、苏武令
又名《过秦楼》、《苏武慢》。原为唐教坊曲名,出自汉苏武牧羊故事。如用本意,声韵凄楚,只在宋李纲起,大约有用雄壮之意。

5、昭君怨
《乐府诗集》载王昭君出塞故事,说此调最早为昭君所创。

6、祝英台近
又名《月底修箫谱》。始见《东坡乐府》。元高栻词入"越调",殆是唐宋以来民间流传歌曲。毛先舒《填词名解》卷二引《宁波府志》:"东晋,越有梁山伯、祝英台尝同学,祝先归,梁后访之,乃知祝为女,欲娶之,然祝已先许马氏之子。梁忽忽成疾,后为鄞令,且死,遗言葬清道山下。明年,祝适马氏,过其地而风涛大作,舟不能进。祝乃造冢,哭之哀恸。其地忽裂,祝投而死之。今吴中有花蝴蝶,盖橘蠹所化,童儿亦呼梁山伯、祝英台云。"此调宛转凄抑,犹可想见旧曲遗音。

7、谢秋娘
唐代文学家﹑政治家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后因白居易词中有“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8、丑奴儿
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罗敷媚》、《罗敷艳歌》。罗敷,邯郸人(今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三陵乡姜窑村),中国古代美女,她忠于爱情,热爱家乡、热爱生活,是古赵邯郸美女的代表。作为邯郸历史文化的著名典故之一,她的故事被广为传颂,在《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中都曾出现。
第2个回答  2015-07-08
  塞姑、戚氏、醉公子、贺新郎、醉翁操、思远人、虞美人、玉楼人、忆秦娥、昭君怨、朝天子、凭栏人、忆少年、好女儿、阮郎归、少年游、兰陵王、安公子、长命女、江城子、百媚娘、祝英台近、传言玉女、郭郎儿近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