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团中,各声部的座位与演奏水平的高低有关系吗?

如题所述

从音效上说,管乐器的音量偏大,而且更有特点,弦乐器音量小,因此必须在两组乐器之间做到音响的平衡,一般弦乐器的人数至少要是管乐器的两倍以上。贝多芬时代的两管编制乐队弦乐器二三十人,管乐器十几人,瓦格纳的四管编制乐队弦乐器七八十人,管乐器三四十人,两组乐器的比例都是相对应的。有些乐器整个乐团只用一件,偶尔出现,是因为这种乐器只是用来制造某种特定的色彩效果,比如短笛和大号可以用来强调高/低音或者模仿某些特定的声音,但是如果让短笛或者大号唱主角,不用五分钟听众肯定就受不了了。小提琴一直都是乐队的主体,承担演奏主旋律的任务最多,而且小提琴传统上是分两个声部的,因此人数自然就最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2
有点关系吧,我认为最早的乐团都是基本都是弦乐,管乐是后来作曲家为了扩大编制、丰富配器而加进去的,也因为许多现代的管乐器是后来才发明或者完善的,这是历史问题。另外管乐的表现力有限,所以当然要以弦乐为主要声部。弦乐数量多是为了平衡音量,至于要加多少管乐合适,要看作曲家的需要,例如马勒和布鲁克纳的作品中管乐的数量和戏份都相当重。最后,每种乐器只来一把,那不叫交响乐团,那叫重奏。
第2个回答  2019-04-02
中外乐团的演奏风格类似,交响乐团弦乐部在一些比较“激烈”的乐段演奏时,也有所谓的“摇晃”的。如果还有钢琴加入,应该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钢琴演奏员的身体动作。有差别的是在管乐和打击乐部分,因为交响乐队管乐打击乐部座位布置比较紧凑,而且一般都坐在“台阶”上,幅度较大容易影响其他演奏员,甚至引发安全问题;再者打击乐的乐器也不允许演奏员有很大幅度的肢体动作。中式乐团的打击部乐器结构比较简单轻便,这方面自由度稍微大一些。
第3个回答  2019-04-02
要了解乐曲,然后最基本的音准节奏要准,还有就是听每个声部的层次感,比如旋律声部出来的时候伴奏声部的音量有没有让步,如果所有声部的音量,在整首作品里演绎的都没有什么变化,那么这就是个打酱油乐团。这是最基本的,其实说到音乐的表达,这个就比较深奥了,除非你是学音乐的人,或者听了很多年很多场次的音乐会才能体会出来。还有就是对比,你可以听同一首曲目,每个乐团的演奏,每个不同指挥家指出来的同一首作品,对比着去听,会听出区别的,不过顶级的指挥家都有自己的东西,好的乐团也会把指挥家的意愿完全表达出来,这个时候就看你自己喜欢哪个指挥的风格。
第4个回答  2019-04-02
音乐这种艺术,最终的目的是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但是这一看似感性的艺术种类实则大多是多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所谓隔行如隔山,绝大多数爱乐者都只是单纯地听了很多录音,看了很多演出,读了许多乐评而已。但是通过这些,是无法直接地了解音乐其中的理性基础的,也是无法理解音乐家为何采用不同处理的依据的。就像我们看一千部好电影也未必能拍出一部来,看二十年足球也未必能踢明白,都是一个道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