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秦观)的全文翻译?

可以不用鉴赏^_^…………谢谢!

  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秦观词作鉴赏

  此词写一女子独处怀人的苦闷情怀。上片写女子独自凄凉,愁肠欲绝;下片写百无聊赖的女主人公困倚危楼。全词先着力写内心,再着重写外形,触物兴感,借物喻情,词采清丽,笔法多变,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女主人公深重的离愁,抒写出一种深沉的怨愤激楚之情。整首词的艺术风格,可谓“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张炎《词源》卷下)“天涯”点明所思远隔,“旧恨”说明分离已久,四字写出空间、时间的悬隔,为“独知凄凉”张本。

  独居高楼,已是凄凉,而这种孤凄的处境与心情,竟连存问同情的人都没有,就更觉得难堪了。“人”为泛指,也包括所思念的远人,这两句于伤离嗟独中含有怨意。如此由情直入起笔颇陡峭。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是说要想了解她内心的痛苦吗?请看金炉中寸寸断尽的篆香!篆香,盘香,因其形状回环如篆,故称。盘香的形状恰如人的回肠百转,这里就近取譬,触物兴感,显得自然浑成,不露痕迹。“断尽”二字着意,突出了女主人公柔肠寸断,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强烈感情状态。这两句哀怨伤感中寓有沉痛激愤之情。上片前两句直抒怨情,后两句借物喻情,笔法变化有致。

  过片“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从内心转到表情的描写。人们的意念中,和煦的春风给万物带来生机,它能吹开含苞的花朵,展开细眉般的柳叶,似乎也应该吹展人的愁眉,但是这长敛的黛蛾,却是任凭春风吹拂,也不能使它舒展,足见愁恨的深重。“任是”二字,着意强调,加强了愁恨的分量。这两句的佳处是无理之妙。

  结拍“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两句,点醒女主人公独处高楼的处境和引起愁恨的原因。高楼骋望,见怀远情殷,而“困倚”、“过尽”,则骋望之久,失望之深自见言外。旧有鸿雁传书之说,仰观飞鸿,自然会想到远人的书信,但“过尽”飞鸿,却盼不到来自天涯的音书。因此,这排列成行的“雁字”,困倚危楼的闺人眼中,便触目成愁了。

  此词通体悲凉,可谓断肠之吟,尤其上下片结句,皆愁极伤极之语。词中出语凝重,显出沉郁顿挫的风致,读来愁肠百结,抑扬分明,有强烈的起伏跌宕之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11
秦观《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是描写一个女子对离家在外的丈夫深沉的思念的情景。词的上片写丈夫离家日久,远在天涯,妻子独宿闺房、凄凉寂寞,思夫欲断肠。下片写女子因思念丈夫不归而产生的无限的愁情。这能左右自然万物的有巨大威力的东风却吹不开这个思妇紧皱的眉头。这个怀有深愁积怨的相思肠断的思妇,困惑的倚在高楼的栏杆上她向辽阔的高空望去,只见排成“人”或“一”字的大雁在空中飞过,在她的眼中,未能给她捎来丈夫的书信的大雁,只能是“愁”字。
相似回答